王乙康也認爲,隨著新加坡把國家醫療體系重心轉向預防保健,西醫和中醫之間同中化異,異中求同的機會將會增加。
王乙康:可請更多西醫參加針灸學術大會
爲保障病人安全,衛生部和中醫管理委員會也在2021年聯合發布《針灸及其他相關治療的一般咨詢》,爲本地中醫執業者提供指導原則。
這次是新加坡繼2001年後再一次舉行大會,擔任籌委會主席的中醫師公會副會長郭忠福醫師說:“新加坡人逐漸重視預防性治療,我們希望承辦這次活動能將中醫針灸發揚光大,對新加坡來說也能啓動新加坡中醫界,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展示我國中醫醫療體系的成熟和強大。”
要促進中西醫相輔相成的作用,建立更能持續的醫療體系,新加坡可通過循證醫學客觀證明中醫療效、提升監管制度和將醫療體系轉向預防保健。
由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和新加坡中醫師公會舉辦的大會在來福士會展中心召開,吸引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中醫師參與,探討針灸的熱點問題和分享科研成果。
王乙康指出,新加坡的醫療系統以現代西醫學爲主,中醫藥則扮演重要的輔助作用,過去幾年中醫藥和針灸普遍爲更多本地人接受和使用。
他說:“雖然中醫和西醫是兩個根本不同的體系,在理論、學科和療法上大不相同,起源不同,但醫者父母心,雙方都致力于通過最適當的療法來緩解病人的症狀。”
他說:“像今天的學術大會這樣一個珍貴的平台可以讓中醫師們互相交流、切磋,共同探討中醫最新發展。我也建議將來這個平台請更多西醫參與,中西醫都能互相照應。”
要促進兩者相輔相成,王乙康認爲,應利用循證醫學來客觀證明中醫藥療效。爲此,衛生部在2014年推出“中醫藥科研津貼”,目前已投入超過50萬元。當中57%的研究以針灸爲主題,2020年衛生部屬下的護理效能評估中心在研究後,肯定了針灸治療腰痛和頸部疼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衛生部長王乙康星期六(11月19日)在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第十屆會員大會暨2022年世界針灸學術大會上致辭時發表上述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