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雞婆’(指多管閑事),有些老人家不谙英文,會開始找我幫忙看信。有時淩晨回家,看到青少年聚在組屋樓下聊天,我就去問他們吃飽了嗎、爲什麽還沒回家之類的,慢慢地越來越了解他們。”
吳秀華以前在甘榜生活,整個村子的人都認識,搬到組屋後就各散東西,非常可惜,因此覺得每個社區都應該組織一個樂齡角落。
吳秀華所屬的鄰裏今年參加了“新加坡友善街坊獎”的提名,這個由新加坡行善運動牽頭舉辦的獎項,旨在弘揚鄰裏之間的睦鄰精神。
勿洛水池路第702座組屋樓下的樂齡角落,每天都會出現一個熟悉的身影。街坊們來來往往,大家都會熱絡地與她打招呼,喚她作“阿華”。
談及爲何熱衷于組織社區活動,她說:“以前在甘榜生活,整個村子的人都認識,搬到組屋後就各散東西,非常可惜。我覺得每個社區都可以組織這樣一個樂齡角落。”
10多年間,吳秀華成爲這一區八座組屋內,幾乎無人不曉的熟面孔。有老人家半夜身體不適聯絡她,她會帶他們去醫院檢查,逢年過節她會帶頭舉辦社區聚會,平日還組織園藝、手工藝品制作和體育等多個興趣小組和活動,吸引不同年齡層的居民參加。
有了這些“閑事”,吳秀華每天兼顧的手機聊天群組就有10多個,三名13歲至19歲的兒女也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阿華”的全名是吳秀華(54歲),與丈夫經營帳篷生意。2006年,她與家人搬到這一區時,完全不認識這裏的居民,但注意到有不少空巢老人。
在她看來,組屋區人才濟濟,樂齡角落把這些多才多藝的人都凝聚起來。“我們的活動不只是吃喝玩樂,我們有熱心居民是醫生、律師、教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