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1月30日電 (記者 許婧)30日在滬發布的《2022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以下稱“指數”)顯示,新加坡蟬聯冠軍,上海由第四躍居亞軍。
第三到十名分別是東京、首爾、蔚山、台灣、香港、北京、西澳大利亞、以色列。
該指數由上海市軟科學基地“上海市知識競爭力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和國際競爭力中心亞太分中心等聯合研制,這也是自2010年以來該排行榜的第十三次發布。
據介紹,該指數對亞太53個地區用19項指標進行評估,綜合反映了各地區將知識資本轉化爲經濟價值和居民財富的能力。
中國在今年的榜單上表現出色,在前十名中占據四席。大陸地區知識競爭力差異顯著,分布在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的上海和北京位居前十,第二梯隊的廣東、天津、江蘇、浙江在第十七到二十位;其余位于第三梯隊,但其中山東、福建、江西、湖南、重慶比較靠前,位于前三十名之前。在大陸所有省份中,進步最快的是湖南、天津和甯夏,三者排名分別上升8位、7位和6位。
研制該排行榜的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知識競爭力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羅守貴指出,本次評價采用的主要是2021年的數據。在過去一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的影響較大,但中國是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正增長的國家。在19項指標中,中國在單項指標前十名中,每千從業人員在知識密集制造業中的就業人數占據7席,經濟活動率、每千從業人員中經理人數、每百萬居民專利授權數量均占據6席,就業率占據5席。
上海的知識競爭力連續10年位居前十,自2016年以來連續7年位居前五,今年跳升至第二,表現出穩健上升的態勢。上海的知識密集産業優勢尤其明顯,其中四個知識密集制造業總體排名第二,知識密集服務業排名同樣位居第二,知識密集産業的就業密度在所有53個地區中優勢非常突出。顯示出上海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巨大成就。
此外,上海的私人股權投資位居第二,千人經理人數和政府R&D投入均位列第五,區域經濟産出強度位居第六。上海在人力資本、知識生産、知識經濟産出多個環節均顯示出較強的競爭力。
北京的知識密集服務業就業密度、政府R&D投入、人均私人股權投資均位列第一、百萬居民專利數位居第二,在創新投入、知識産出方面優勢明顯。
羅守貴認爲,2021年中國人均GDP曆史性地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接下來要從中等收入國家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邁進。未來的經濟增長必須依靠創新驅動,以知識經濟支撐高質量發展。
“知識競爭力指數”( World Knowledge Competitiveness Index)由總部位于英國的國際競爭力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提出。自2002年起,該中心開始發布《世界知識競爭力指數年度報告》,以全球125個主要地區作爲評估對象,測定這些區域的知識競爭力指數並據此排定名次。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爲該指數的一個板塊,自2010年開始由國際競爭力中心授權在中國發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