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傑:大學應推動創新把握區域機遇
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星期三(12月7日)爲《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輯》首次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主辦的研討會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大專教育扮演的關鍵角色。研討會以大學,在21世紀推動創新與發展爲主題。
王瑞傑指出,東南亞的人口有超過6億7000萬人,超過半數在30歲以下。經濟增長強勁,中階層人口預計到了2030年將增至3億3000萬人。
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教育制度尤其是大專教育須不斷創新,以更好地幫助人們應對改變。冠病疫情加速教育的數碼化進程,抗疫的經驗凸顯網上學習的潛能,結合線下面授學習的混合教育模式料成爲常態。
根據國大文學暨社會科學院網站,2022年的碩士課程收費介于3萬4000元到5萬元,公民、永久居民和國際學生的學費相同。
國大發言人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國大的碩士修課課程(Master’s degree(Coursework))自2020年起,就轉向自資模式,目前大多這類課程都以自資助模式運作,並且最遲將在2024年全面自資。不過,一些指定的課程還會繼續獲資助。
他說,人員交流至關重要,新加坡在疫情前定下目標讓七成學生有機會到海外體驗,當中七成到東南亞、中國或印度交流。疫情好轉後海外交流活動逐步重啓,大專學府會朝目標努力。
“疫情促使教員們適應並接受了線上測試和教學,不論是成人學員或本科生,線上學習很方便,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繼續通過小班討論加強教學素質。”
教育部在2018年宣布將陸續調整碩士課程的撥款,永久居民學生學費津貼將下調,爲國際學生提供的相關津貼將終止。
他希望此次研討會能爲區域的大學提供交流的平台,促成新的合作機會。
陳永財指出,我國的資助模式特點是讓大學建立捐贈基金,政府再爲大學的籌款給予一元對一元的資助,以確保大學的財務可持續性。
國大校長陳永財指出,我國的資助模式特點是讓大學建立捐贈基金,政府再爲大學的籌款給予一元對一元的資助,以確保大學的財務可持續性。
他舉例說,國大自然氣候方案研究中心與區域的夥伴合作加強這方面的研究,發展對抗氣候變化的藍碳解決方案。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之前也展開合作項目,了解巽他海峽和西南爪哇海域的生物多元性,從中發現許多新的海洋生物。
陳永財也指出,全面自資模式意味著,國大今後的碩士課程學費,可跟其他頂尖大學的相接近,成爲校方另一個收入來源。
國大自幾年前開始已不靠政府資助一些碩士課程。
學府也應發展爲,猶如“充電站”的學習場所,讓職場人士不時前去充電,借助科技等方式,幫助職場人士平衡學習和其他責任。
東南亞國家的大學應加強協作與人員交流,包括通過研究推動創新工作,把握東南亞區域的機遇。
超過280名來自東南亞國家大學代表以及海內外學者等出席爲期兩天的研討會。
擔任國立研究基金會主席的王瑞傑強調,東南亞的大學可相互學習並協作,推進學術和研究工作的交流。大學的研究,可幫助解決本區域面對的許多實際挑戰,例如氣候變化課題。
陳永財說,接下來三年,國大將爲約800項課程實行線上線下的混合學習模式,超過100人的講堂課將轉爲線上模式。學生先上網觀看約15分鍾長的講解視頻,然後在不超過25名同學的小班進行面對面的學習和討論。混合學習模式也包括線上作答。
他說:“數碼浪潮繼續擴大,東南亞區域的學府可搭上這股浪潮試行不同網上學習和混合學習的模式,爲不同場景創造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職場學習。”
國大校長陳永財教授針對泰晤士報首席知識官貝提(Phil Baty)有關大學營運挑戰的詢問時,說明本地的情況。他指出,政府得照顧護老和醫療等其他方面需要,對大學的撥款可能有所影響。
新加坡國立大學大部分碩士修課課程最遲于2024年全面轉爲自資模式,不再獲政府資助。
包括泰國瑪希隆大學校長馬漢薩瓦利亞教授在內,三名大學領導人分享大學應對疫情挑戰的經驗,以及後疫情時代的方向。
莫哈末韓迪透露馬大將增加開卷考試,希望到了下個學年,半數的考試能轉爲開卷測試。他認爲,教育的目的應是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造力,不是背記或理解信息。
馬來亞大學校長莫哈末韓迪反映,因疫情和經濟局勢影響,政府過去三年給公立大學的撥款也減少,今年就少了約15%。
各國青年在交流中建立的友誼也可促成長遠的協作。王瑞傑舉例說,他訪問越南時遇到與新加坡同學共同創業的越南青年,他們曾在新加坡念書或生活,如今爲越南的科技初創企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