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研究與咨詢部高級主管張敏璋認爲,小型單位依然會受歡迎,因爲整個單位的價格在多數新加坡人可負擔的範圍內。
博納産業(Propnex)研究與內容主管黃秀瑩指出,混合工作模式已成爲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會傾向于住在較寬敞的房子。多代同堂的家庭和外國買家都偏好較大的房子。
“這意味著,分期付款的款額符合他們的預算,而每月的還款額仍低于55%的總償債率頂限。多數人會買這類單位作爲投資之用,他們也應該注意到租金不斷上升。”
孫燕清也有類似看法。她說,小型單位銷量的占比從去年11月的39.5%下跌到今年同期的38.2%。除了新私宅項目較少推出小型單位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人們意識到寬敞居住空間的重要性。
她強調,交易增幅並不大,而且降溫措施僅實行短短數月,因此仍需要觀察更長時間才能更准確地評估降溫措施對市場的長期影響。
今年經濟預料會放緩,利率將維持在較高水平,人們開銷上升,但收入未必增加。
盡管如此,但若買家有充足資金,還是會選購面積較大的單位。
分析師認爲,盡管小型單位受青睐,但大型單位仍是多數買家的首選。
去年8月份則有574個小型單位售出,占私宅總銷量的37.1%。相比之下,11月份的小型單位銷量比8月份多出1.1個百分點。若同今年1月份的30.7%比較,更是高出7.5個百分點,但略低于9月份的39.6%。
她認爲,許多企業采用混合工作模式,不少員工可居家辦公,所以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大型單位。
若以去年首九個月來看,小型單位每月平均占34.7%,比11月份少了3.5個百分點。
橙易産業研究與咨詢部總監孫燕清受訪時說:“小型單位的交易量增加,可能是因爲新降溫措施導致買家獲得較少貸款。利率上升也影響一些買家的負擔能力,促使小型單位交易量升高。”
橙易産業研究與咨詢部(OrangeTee & Tie)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數據顯示,去年10月和11月,分別有421個和386個面積爲800平方英尺或以下的一臥房或兩臥房小型單位售出,占私宅總銷量的34%和38.2%。
本地房價持續攀高,爲抑制房價,政府在去年9月推出一系列新降溫措施,包括把用于計算總償債率(TDSR)和每月償還貸款比率(MSR)的中期利率下限,調高0.5個百分點。潛在買家在申請房屋貸款時面對更嚴格的條例,獲得的貸款可能低于預期,只能負擔得起較小的單位。
新一輪房地産降溫措施促使更多買家購買小型公寓單位,去年11月的非有地私宅小型單位銷量占38.2%,比措施實行前的首九個月平均高出3.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