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陳振聲星期三(3月1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時說,提高大學就讀率將讓更多新加坡人有機會進修大學課程,並把我國經濟轉型的中期人力需求考慮在內。
爲了支持工作人士進修,本地大學也改進課程框架,方便成人學員兼顧學習與工作,包括推出可以累計爲文憑的微型證書(micro-credentials)類課程。
育有三名子女的陳雪婷(37歲)原本從事市場營銷工作,2017年到躍大進修社會工作學士課程,進修期間創辦了社會企業Social Gifting。已畢業的陳雪婷認爲,大學允許學員利用長達七年的時間完成教育,學生能根據自己的需要,規劃學習進度。
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Lifetime Cohort Participation Rate)是同屆孩子上公立大學的比率。目前,約42%是入職前上大學的學生,約8%是踏入職場後進修的成人學員。政府的目標是把成人學員的就讀率從8%增加到15%,一般學生的就讀率從42%增加到45%。
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是同屆孩子上公立大學的比率。我國目前約42%是入職前上大學的學生,約8%是踏入職場後進修的成人學員。政府的目標是把成人學員的就讀率從8%增加到15%,一般學生的就讀率從42%增加到45%。
他透露,過去幾年,這類累計式課程的學員有所增加,從2018年約3萬1000名增加到去年的3萬6000名。“我們會繼續提供符合市場需求、可負擔得起且及時的培訓機會,更好地滿足成人學員的需要。”
她受訪時說:“踏入職場後,我才發覺自己對社會工作的興趣,因爲是感興趣的課程,學習起來會更起勁,比較懂得如何應用所學,從中也建立人脈。”
微型證書課程 方便兼顧學習與工作
陳振聲說:“人們不必趕著在人生前幾年完成教育,因爲在接下來的人生階段,我們會提供更多獲資助的持續教育與培訓學額,來支持人們進修。這也能確保課程的內容能滿足成人學員和他們從事的工作領域的需求。”
教育部受詢時指出,2022學年,本地六所大學、南洋藝術學院和拉薩爾藝術學院的獲津貼大學課程錄取2萬2400名本地學生,其中約3900人是持續教育與培訓學員。
新躍社科大學的本科生中有約75%是修讀部分時間課程的成人學員。躍大常務副校長吳文華教授受詢時說,考慮到學員得同時兼顧工作與生活,校方向來借助科技和靈活的課程設計等,讓學員能根據自己的時間自主學習。
教育部爲新加坡公民津貼約75%的大學課程學費。40歲及以上者還可進一步利用中途職業加強津貼,津貼率因此可高達九成。
他說,教育部也在探討如何進一步幫助處在職場生涯中期的工作人士,例如通過填補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協助他們應付培訓開銷。
陳振聲強調,提倡持續學習的目的不是爲了鼓勵“追逐”文憑的文化,關鍵是支持人民適時並有意義地掌握所需的技能。
教育部:40歲及以上公民 學費津貼率高達九成
朝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的目標推進,象征我國改變對教育觀念的決心。面對各種經濟領域快速轉型,對技能的需求也改變。人生前15年的教育已不足以應付人們在接下來50年的需要。
到了2025年,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將提高到60%,公立大學比較2022年,整體會增加2300個學額,以面向成人學員的居多。
人們不必趕著在人生前幾年完成教育,因爲在接下來的人生階段,我們會提供更多獲資助的持續教育與培訓學額,來支持人們進修。這也能確保課程的內容能滿足成人學員和他們從事的工作領域的需求。
——教育部長陳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