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有港口船舶,海事局會與業界合作,就船舶使用更高摻混率的生物燃料展開研究,希望提高船舶能源效率,並盡快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徐芳達也透露,蚬殼集團(Shell)今年上半年將在毛廣島(Pulau Bukom)的新加坡蚬殼能源與化工園裝置首個充電站,爲本地造船廠企鵝國際(Penguin International)旗下的全電動船舶提供電源。
海事局也會協助海事業者研究、設計、建造和運營全電動船舶,並探索最新技術包括使用燃料電池來供電的方案。
配合我國要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從2030年起,在我國港口運營的新港口船舶須完全電動化,或可采用淨零排放的燃料驅動。
蚬殼今年上半年毛廣島設船只充電站
海事局預計在2025年前制定一套推行電動港口船充電基礎設施的總藍圖。海事局已與研究機構合作,探討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位置,以及電動船在我國水域行駛所需的電力。研究結果會在2024年發布。
船運公司Lita Ocean在本地運營駁船與拖船等60艘船,公司預計在未來一兩年內引入電動船。執行董事楊膺達說,電動船的機械部件比傳統船舶少,因此公司須培訓員工,以提升他們建造和操控電動船的能力。
他也說,對于采納電動船,本地業者態度積極,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海事局與新加坡海事研究機構爲本地港口去碳化提供的方向與支持。
海事局也會和業界、金融機構、運營商與制造商合作,以降低船舶電動化的成本,並爲初期階段將船舶電動化的業者給予更多援助。海事局今年第二季度會向業者征求競標意向書,以征求電動港口船設計和開發、總需求和融資的提案。
海事局呼籲海事業者盡早與當局接觸,協商船只電動化、使用生物柴油B100或氫等零排放燃料是否可行事宜。從2027年起,這個咨詢過程是強制性的。
雲升控股綠色科技(Yinson Green Technologies)是其中一家參與電動輕駁船試點項目的公司。該公司總裁埃裏克(Eirik Barclay)受訪時說,目前建造電動船的成本比建造傳統輕駁船高出約20%至50%,但隨著生産規模擴大,成本很快會下降至現有的兩成。
交通部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說,吉寶岸外與海事(Keppel Offshore & Marine)和船舶設計公司Seatech Solutions領導的聯營企業今年較遲時候會對首艘全電動船舶和首艘電動輕駁船(lighter)展開測試。
交通部長易華仁星期五(3月3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交通部開支預算時也宣布,約1600艘獲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執照的港口船舶將須遵循這項淨零排放新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