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加坡金禧國慶慶典在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舉行。179部武裝部隊、警察部隊和民防部隊的各類型及用途車輛和配備參與了機動部隊演出,場面壯觀浩大。(檔案照)
大草場以外,參與申遺的還包括維多利亞劇院與音樂廳、國家美術館(前高等法院及政府大廈)、藝術之家(舊國會大廈)、亞洲文明博物館(前皇後坊大廈)等周邊建築,國家文物局仍在研究具體申遺範圍。
這一時期的大草場作爲民衆休閑娛樂場所,同時也舉行賽馬、運動會與樂隊表演等活動。
國家文物局星期四(3月9日)宣布,將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The Padang Civic Ensemble)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之後開始預審評估環節,進一步研究上述地點,正式啓動預計長達五六年的申遺程序。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權後,新當選的立法議會在大草場舉行群衆大會,同年12月尤索夫依薩宣誓就任成爲新加坡首位國家元首。
原本在大草場的萊佛士銅像,1919年爲慶祝新加坡開埠百年才移到維多利亞劇院鍾樓前。(海峽時報)
有關新加坡曆史的早期故事中,可看到對大草場的記錄。國家圖書館季刊“BiblioAsia”(2022年4月至6月號)的文章講述,《馬來紀年》形容大草場是“在淡馬錫河河口附近的平原”。根據傳說,巨港王子桑尼拉烏他瑪登陸時,正是在此處發現了一頭獅子,因此用“獅城”爲本島命名。
上世紀50年代,殖民地政府將這幢建築改爲立法議會的議事場所,又在新加坡獨立後,改名國會大廈,並與政府大廈同年成爲國家古迹。1999年,臨近的新國會大廈啓用,舊國會大廈經整修後,于2004年以藝術之家的新面貌開幕。
19世紀後半葉,大草場及其周邊建築逐漸成爲殖民地的統治象征,在此舉辦的活動不計其數。
1963年新加坡和馬來亞宣布合並,以及1966年新加坡首屆國慶典禮,舊照片裏都看得到大草場。至于建國後在大草場舉辦的國慶典禮,也成爲不少本地民衆的共同記憶。
其中最爲矚目的,當屬188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金禧年的慶典。活動上,殖民地政府在大草場豎起一座萊佛士銅像,面朝他曾經駛來的海岸,以紀念這位重要奠基者。
申遺步驟複雜 或需五六年時間
接下來,文物局還將進一步研究申遺對周邊地區發展的潛在影響,並制定策略保護大草場。文物局也會就參與預審評估,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尋求建議,並評估申遺成功率和下一步。
周邊建築群曆史文化氛圍濃厚
建築群再向西延伸,是臨近河岸的亞洲文明博物館。這座建于1867年的建築,曾是海峽殖民地輔政司署辦事處與立法議會議事廳。同維多利亞劇院類似,爲紀念維多利亞女王,大廈旁的廣場在1907年命名爲皇後坊。
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見證新加坡曆史記憶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世界遺産有文化遺産與自然遺産兩類,共十項規定的遴選標准。要被列爲世界遺産,申遺地點必須展現突出的普世價值,並且至少符合其中一項標准。
日軍占領新加坡後,曾在大草場舉辦閱兵儀式,向本地民衆炫耀武力,之後也繼續在這裏進行其他慶祝活動。
1956年,新加坡第一任首席部長馬紹爾在這裏發表演講,高呼民衆追求的是“馬來亞獨立”(Merdeka)。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權,民衆到此登記爲選民,要在立法議會選舉中投票。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時,人們也在這座建築裏登記成爲新加坡公民。
進入風起雲湧的獨立與建國初期,大草場更見證了本地此起彼伏的政治與社會運動。
1959年12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馬來人國家元首尤索夫伊薩(Yusof Ishak)就職典禮在政府大廈前舉行。新加坡邦旗升起,各隊伍列隊步過檢閱台。(南洋商報)
後來,大草場因爲多元用途,變得愈加繁忙擁擠。據1845年底的《海峽時報》報道,殖民地政府爲保障民衆安全,不得不用護樁和鐵鏈將大草場圍起來,以免遭受“賽馬的醉酒水手”碰撞受傷。
舊國會大廈建于1827年,曾作爲某蘇格蘭商人私宅,後他租給殖民地政府,成爲新加坡首個法庭。
大草場西側是1862年建成的維多利亞劇院,以及1905年修建的音樂廳。維多利亞劇院原爲殖民地政府市政廳,音樂廳也本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紀念堂。1958年,作曲家朱比賽(Zubir Said)創作歌曲《前進吧!新加坡》,並在維多利亞劇院首次公開演奏。次年,新加坡取得自治權,這首歌經修改,成爲新加坡自治邦的邦歌,即後來的新加坡國歌。
那時板球運動在歐洲殖民者中盛行,大草場成爲最佳運動場地,新加坡板球俱樂部也在1852年應運而生,占據大草場西部一隅;50多年後,新加坡康樂俱樂部在東側開幕,兩座建築作爲大草場地標存在至今。
英國殖民者到來後,大草場的用途再次改變。根據新加坡資訊百科(Singapore Infopedia)介紹,相傳萊佛士在新加坡河登岸時,看到海邊荊棘間存在一處平坦土地,當即決定將其留作公共用途。
戰後,英國人卷土重來。1945年9月12日,盟軍東南亞戰區總司令蒙巴頓(Louis Mountbatten)在大草場旁的政府大廈主持日軍受降儀式,本地民衆隨後也在大草場舉行了盛大的慶祝遊行,希冀掃清日占三年壓抑的氣氛。
殖民時代工程測繪師約翰·特恩普爾·湯申(John Turnbull Thomson)1851年繪制的油畫,描繪大草場早期樣貌。(新加坡博物館臉書)
新加坡有意爲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申遺,爭取成爲我國第二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世界文化遺産。
這些建築中,與大草場聯系最爲緊密的,當屬由前高等法院及前政府大廈組成的國家美術館。其中,前政府大廈始建于1926年,大門入口的台階處曾見證不少新加坡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先于大草場在1992年進入國家古迹之列。
在1828年傑克遜計劃的市鎮規劃圖中,大草場被標爲“Open Square”,之後此地再次更名,叫作“Esplanade”。兩個英文名稱都有“廣場”之意,而後者更凸顯其位處海濱。
2022年國慶之際,政府大廈前大草場正式成爲新加坡第75個國家古迹。從19世紀初“傑克遜計劃”(Jackson Plan,即新加坡首個城市規劃藍圖)裏的開闊空地,到如今用途多元的公共空間,大草場走過近200年光陰,在曆史長河中見證本地社會變遷。
然而,彼時官員並未嚴格執行這一安排,好在萊佛士于1822年及時介入,大草場作爲公共空間才得以保留。
根據世界遺産中心發布的2021年版《實施世界遺産公約操作指南》,新改革的世界遺産申報程序加入預審評估一項,旨在爲締約國提供與咨詢機構加強對話的機會,包括與專家評審員協商,有助于確定潛在提名的可行性,避免把過多資源用在不太可能成功的提名上。
時光流轉,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駐守英軍向日本投降。可是就算新加坡的統治權轉手,大草場的功能地位卻並未改變。
根據國家文物局文告,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申遺屬于文化遺産範疇,最可能符合其中“是一種建築、建築或技術整體、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現人類曆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這項標准。
to be 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 a type of building, architectural or technological ensemble or landscape which illustrates (a) significant stage(s) in human history;
自1841年起,每年的新年慶典也改在大草場舉辦,正式開啓其作爲節慶場地的新功能。
1966年8月9日,新加坡慶祝第一個國慶日,在政府大廈前廣場舉行國慶慶典。(南洋商報)
申遺過程通常需要五到六年,分八個階段進行。目前,文物局將在世界遺産中心(World Heritage Centre)和咨詢機構的指引下,于3月10日正式提交申請,進行預審評估(Preliminary Assessment),同時研究上述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