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建築與英國殖民曆史分不開,但曾若晖認爲,建築如同社會一樣,不應該受困于過去。“建築可以承載不同含義,比如當我看到前政府大廈時,我不會只把它看做殖民時期的建築物,而是會把它跟我這些年來觀賞國慶慶典的回憶聯系起來。”
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承載著崔文才和穆克帝爾星這兩名武裝部隊退役中校,以及無數人的珍貴記憶,如今這些地方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他們很是欣喜。
新加坡傳統文化學會會長李振達博士則說,即便期待這次能成功申遺,但也希望政府日後在選擇申遺地點時,能夠考慮其他與本地社群相關的選址。
他認爲,從19世紀中建成的聖安德烈座堂到20世紀的前高等法院及政府大廈,這是一組十分特殊的建築群。“大草場創造了開放空間,讓大家有個地方欣賞這些建築。這在十分密集的城市裏也是非常獨特的。”
古爾納尼說,這個小小的地方彙集了政府以及藝術與文化建築,並擁有悠久的曆史,如果能列爲世界文化遺産,就可以讓更多人欣賞到它的獨特面貌。他也是水仙門中心管理公司的主席,參與了文物局今年1月至2月間爲准備申遺而舉辦的小組討論會。
延伸閱讀 爲何選它來申遺?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的故事
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在新加坡曆史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受訪文史專家認爲,這一地點適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若成功申遺將有助加強建築和地底文物的保護。
他指出,盡管政府大廈前大草場和周圍地區讓人聯想到我國的殖民曆史,但這一地點也在我國脫離殖民地統治並邁向獨立的曆史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崔文才說:“我希望將來衛國廣場建成後,我們還可以不時在大草場舉辦國慶慶典。”
地區發展是否會受此影響雖然是一大顧慮,但古爾納尼認爲,這得等具體計劃公布了才可評斷。“我相信政府不會虧待任何人。”
地底可能挖到古城牆
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承載著他們兩人和無數人的珍貴記憶,如今這些地方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他們很是欣喜。
這包括,相信是中國以外面積最大的華人墓地武吉布朗,以及曾是周圍地區朝聖者乘船前往麥加時的重要中轉站甘榜格南。
他認爲,若申遺成功,這些建築將能獲得更好的保護,若能展開進一步的考古工作,或有更重要的發現。“由于城市建設,本地許多現代建築已‘打破文化地層’,即能夠提供曆史信息的地層已被破壞。只有古建築下面,可能保存了能夠提供曆史信息的地層,所以保護這些建築、不要再加建擴建特別重要。”
崔文才(77歲,退休者)回憶當年說,那一天很晴朗,隊伍中人人一身作戰裝備、手持AR-15步槍,出場後受到全場喝彩。
1966年,新加坡舉行了獨立後的首個國慶慶典。當時的新兵崔文才和穆克帝爾星跟著隊伍邁開整齊的步伐,在現場群衆注目下從政府大廈前的大草場一路步操到尼路。那段令人內心激動的體驗讓這兩名新加坡武裝部隊的退役中校畢生難忘。
私人投資者古爾納尼(Deepak Gurnani,62歲)在34年前舉家從印度搬來新加坡,當時就在大草場附近的水仙門中心開設公司,不久後買下辦公室,沿用至今。
古爾納尼說,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受到國際肯定必可帶來積極效應,因此小組對這個決定表示支持。
除了建築本身具曆史意義,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戴柔星博士指出,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的所在地區爲新加坡古城,地底下也蘊藏豐富的曆史文物,甚至或還可能挖掘到古城牆。
“爲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申遺,有助新加坡人認識這一地點的價值,以及它在新加坡建國之路所扮演的角色。考慮到這一地區見證了我國許多曆史事件,我認爲成功申遺的概率相當大。”
穆克帝爾星在中學時期是越野跑運動員,經常和同學到大草場鍛煉。他後來不只在那裏參加了國慶慶典,還表演過錫克教徒的傳統邦拉舞。“大草場有我的寶貴回憶,如果申遺成功,將爲它增添多一份特殊意義。”
古爾納尼在政府大廈前大草場附近辦公約34年,對他而言這個地區是充滿魔力的地方,他希望更多人能夠欣賞它的曆史人文。(葉振忠攝)
戴柔星曾在2019年擔任東南亞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負責梳理並分析考古團隊從皇後坊一帶挖掘的陶瓷器。他說,當年的皇後坊考古發掘工作共出土約三公噸的文物,在陶瓷器當中,52%爲中國瓷片,39%是本地和東南亞陶片,說名了區域間的蓬勃貿易關系。
學者:聖安德烈座堂等是十分特殊建築群
小組討論會的參與者之一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若晖。這位建築曆史學家說,各方對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的重大意義基本一致。
本地文史研究者林堅源說,政府大廈前大草場和周圍地區見證了我國至少700年的曆史,例如桑尼拉烏他瑪(Sang Nila Utama)在登陸時曾在這一地區看見一頭像獅子的野獸;約翰·米克西奇(John N Miksic)副教授在大草場考古時曾在地底發現一層白沙,這相信正是《馬來紀年》中所描述,桑尼拉烏他瑪當時望見的沙灘。
文史專家:若成功申遺可加強建築及地底文物保護
2015年的金禧慶典上,崔文才和穆克帝爾星(Mukhtiar Singh,76歲,健康機構創辦人)重返大草場,跟著懷舊檢閱禮隊伍亮相。
他一有空暇就會到附近的綠地散步,繞過新加坡康樂俱樂部和板球俱樂部,欣賞市中心美麗的天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