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他說,有一戶居民向來同鄰居們關系融洽,但冠病疫情期間突然性情大變,對他人充滿敵意。這戶居民除了制止其他鄰居經過他們屋外,還將糞便扔向鄰居的大門,整層樓自此充滿火藥味。鄰居們覺得該戶居民不對勁,都盡可能忍讓。
這36名心理健康大使由西北社區的19個分區提名,每個分區有至少一人。
該計劃過去兩年來安排了醫療專家、社區和企業合作夥伴與居民們進行交流,分享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和經驗。
武吉班讓區的陳群升(36歲,運作經理)是另一名心理健康大使。他告訴本報,冠病疫情讓他更加意識到心理健康問題對居民的影響。
他們昨天(3月11日)在“心理健康與西北”計劃下獲得正式委任,並接受培訓,爲肩負新任務做好准備。
他認爲,心理健康大使們就住在社區內,在情感上較容易引發居民們的共鳴,有助于幫助心情不好的居民。
西北區市長任梓銘受訪時說,新加坡已脫離疫情,但心理健康仍是居民關注的一大課題。心理健康大使可先提供基本建議,若評估發現居民需要進一步幫助,就會將他們轉介給社理會援助網絡內的合作夥伴,讓居民盡快獲得相關的心理健康服務。
“一般人對于心理健康問題難以啓齒,我們能通過朋友傾訴聊天的方式,了解問題所在,盡力給予協助。”
正華區的劉志祥(39歲,室內設計師)是其中一名受委任的基層領袖。
西北社區理事會委任36名基層領袖爲心理健康大使,協助辨認和幫助區內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居民,讓他們能及時獲得援助,接受輔導甚至是醫療服務,擺脫不愉快的情緒。
西北社理會于2021年推出“心理健康與西北”計劃,旨在提高居民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
社理會的援助網絡夥伴包括基層領袖組織、社會服務機構、學校,以及醫療保健業者。任梓銘說,社理會打算培訓更多基層領袖和其他合作夥伴,擴大心理健康大使的陣容。
經過基層領袖們的勸解,這名居民行爲有所收斂,但拒絕接受輔導和進一步的幫助。陳群升在出任心理健康大使後,會繼續關注這戶家庭的情況。
除了委任大使,社理會也同新躍社科大學心理學畢業生和在籍學生組成的學生興趣小組“心理連結組”(PsyConnect)合作,設計了一個心理健康工具包,幫助受到輕微心理健康問題影響的居民和他們的看護者自我管理。
他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一個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囤積症。有不少在家中和走廊囤積大量物品的居民,其實患有囤積症,以及其他情緒障礙。除了協助居民清理囤積物,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打開心房,接受輔導或醫療幫助,徹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