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目前正在中國進行訪問,據新加坡《商業時報》報道,在乘專機出發前,李顯龍接受采訪。其中有2句話值得我們注意,可以理解爲新加坡在外交風向上釋放出的兩個關鍵信號。
【消息來源新加坡《商業時報》】
第一個信號,李顯龍表達了自己對于中美關系的看法,稱“世界經受不起中美沖突”,希望中美兩國可以穩定關系並逐漸建立信任,攜手向前。他提到,中國的崛起需要得到各方的承認,結合當下的時事背景,這個“各方”其實指的就是美國。
總的來看,新加坡對中美關系的看法,還是比較悲觀的,李顯龍去年8月就表示,中美的緊張關系,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後續的一系列發展也證明了他的判斷。不過,跟美國的其他盟友不同,新加坡並未盲目追隨美國立場,反而致力于在中美之間起到一個“緩沖墊”的作用。
新加坡之所以有這麽做的底氣,主要是由于它嚴格執行“經中安美”的外交方針。所謂“經中安美”,指的是經貿方面同中國關系緊密,防務方面則依賴美軍提供安全保證。在這一方針的指引下,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並不存在特意親中或是親美的元素,更多是以利益爲導向來做選擇。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強調“不選邊站”,對新加坡來說是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手段。
【新加坡和中國有密切的貿易往來】
在這個策略的指導下,新加坡與中國的經貿往來蒸蒸日上,不但是中國在東盟國家中的第五大貿易夥伴,而且兩國雙邊貿易額度再攀新高。2022年,中新雙邊貿易額爲1151.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2.8%。
但與此同時,新加坡是美國在東南亞地區最強大的雙邊夥伴之一。新加坡的海軍基地允許美國船只停留,且美國海軍在這裏設有一個後勤指揮部,即西太平洋後勤集團。美國和新加坡之間也簽署了防務合作諒解備忘錄、國防戰略框架協定。美軍在新加坡的部署,也方便了在南海展開所謂的“巡邏”。
只不過,即便美新軍事關系如此緊密,新加坡在地緣事務上也持較爲審慎的態度。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就表示,如果中美發生軍事沖突,新加坡不會成爲美國用于“攻擊中國”的軍事基地,還重申了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生前“不會介入中美沖突”的表態。只不過,由于新加坡在美新雙邊關系中,話語權以及地位與美國極爲不對等,一旦事情真的發展到那種地步,新加坡未必會有太多的選擇權。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
此外,如今中美雙方的分歧越來越大,對話越來越少,美國更是步步緊逼中國核心利益。新加坡“經中安美”的方針,也越來越難以執行下去。要是還想像以往那樣在中美之間兩頭得利,執行難度越來越高。但如果新加坡過分迎合美方立場,則可能危及中新合作的基本盤。如果仍保持中間立場,又會受到美國那邊的政治壓力。如此一來,留給新加坡的外交空間就非常有限。因此,新加坡有必要在外交政策上作出新的改變。
因此,李顯龍訪華的主要目的,已經不是要在中美之間當“和事佬”。在講完中美沖突的風險後,李顯龍話鋒一轉,還肯定了中國的發展成果,強調中新關系“非常好”,認爲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更大。這就是第二個信號了。那就是即便當前中美誤判風險提升,新加坡雖然與美國有緊密的防務合作,也對中美關系的長期風險存在擔憂,但不會因噎廢食,有意識地疏遠中國,反而會進一步地加強與中國在各個層面的經貿聯系。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正在中國訪問】
這其實也是東南亞國家的普遍想法。如何平衡中美關系,已經成了東盟當前面臨的主要地緣政治挑戰。印尼曾以東盟輪值主席國身份明確表示,不會成爲域外大國的代理人。這背後反映的是東盟在外交傾向上作出的取舍。
還是那句話,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在中美關系相對緩和的時候,尚且還能做到左右逢源。但當中美關系風向出現明顯轉變,經貿合作靠中國,安全防務靠美國的策略不再適用時,如何重新構建亞太地區的地緣格局,就成了新加坡及大部分東盟國家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不少東南亞國家跟美國有防務合作】
另外,這段時間,來訪華的東盟領導人並不止李顯龍一個,除了東盟秘書長高金洪以外,還有馬來西亞總理安華。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要參加博鳌論壇年會。
而本屆會議的主題是“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恰好也是東盟國家的心聲所在。李顯龍等東盟國家領導人相繼選擇這個時機訪華,與中方談合作,潛台詞已經很明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