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預計中國的出境遊客人數也將逐漸回升。這可能會使新加坡、香港、澳門和泰國等熱門旅遊目的地受益。
由于食品價格下降和服務需求疲軟,中國2月份的總體消費價格指數(CPI)通脹率從1月份的2.1%同比放緩至1%(而市場共識預測爲1.9%)。2月份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5%,低于1月份的0.8%。核心CPI從上個月的1%(環比上升0.4%)放緩至2月的同比增長0.6%(或環比下降0.2%)。
信貸方面,中國1月份新增貸款4.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約9500億新元),高于市場預期的4.2萬億元,創曆史單月新高,同比增加9227億元。我們認爲,信貸表現與重新開放後經濟活動的複蘇一致。鑒于中國重新開放後經濟活動反彈,我們預計今年的信貸增長將從2022年的9.6%增加到10.5%。
中國主張“精准有力”貨幣政策
中國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月的50.1%進一步升至2月的52.6%,高于市場預期。最新PMI數據符合我們的觀點,即中國經濟反彈可能會在2023年提前完成。我們預計增長勢頭在短期內將保持高位,並可能在第二季度見頂。
由于政府嚴格限制房地産開發商獲得信貸融資,去年中國房地産市場陷入了流動性危機。自去年底以來,該政策出現了逆轉。
貨幣政策方面,政府主張采用“精准有力”的政策工具。這可能表明,未來幾個月中國不太可能出現下調政策利率或銀行存款准備金率等全面寬松政策,但仍有可能部署更多的結構性工具,例如定向信貸機制。
雖然上個月PMI數據結果令人鼓舞,但家庭消費的複蘇可能是漸進的,而全球需求減弱或會對出口構成不利影響。目前,仍有過半受訪企業表示訂單不足。因此,我們預計這次不會出現V型複蘇。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支持內需複蘇是今年的工作重點。我們預計近期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將采取更多措施,例如爲農村居民和諸如汽車等大件商品提供持續支持。不過,不太可能大規模向居民發放現金。
隨著中國對貨物和服務的需求反彈,中國重新開放對大多數亞洲經濟體來說是個好消息。
(作者是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宏觀經濟研究主管)
我們認爲,中國前任總理李克強的評論對中國商業信心複蘇較爲積極。值得注意的是,與去年不同,今年的工作報告沒有提及反壟斷法規,這對科技板塊來說可能是一個利好的信號。然而,互聯網行業現在面臨的監管環境與三年前大不相同,因此企業不太可能實現以往的高速增長。
財政政策方面,如果包括其他政府基金和財政轉移支付,實際財政赤字目標爲GDP的4.5%,低于2022年的4.7%。2023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LGSB)發行量將爲3.8萬億元(5500億美元)。盡管這略高于2022年3.65萬億元的最初目標,但低于去年4.04萬億元的實際發行量。因此,政府2023年不會出台新的重大財政刺激措施,這與我們的預計一致。
雖然住房銷售有所改善,但迄今爲止改善幅度不大。高頻數據顯示,截至本周初,房屋成交量仍僅爲2019年水平的60%。
由于經濟重新開放,我們也看好中國股市。中國市場在強勁反彈後出現顯著調整,部分原因是投資者獲利了結,同時也受到市場對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預期變化的影響。我們認爲,憧憬經濟重啓的第一階段市場反彈已經結束,未來市場走勢將更多地由經濟基本面驅動。我們預計未來經濟將繼續複蘇且中國市場的估值仍然合理,這將在2023年進一步推動中國股市上漲。
我們認爲房地産市場的複蘇可能需要時間,因爲目前購房者的信心仍然很低。
報告的整體論調爲,房地産部門對中國經濟增長拖累減少,但複蘇會是漸進的。
資産配置方面,今年的一個重要主題是債券回歸。央行大幅加息後,債券收益率顯著上升。許多優質企業債券目前提供有吸引力的收益率。鑒于基本面穩固和估值較低,亞洲投資級別債券更具吸引力。
預計采取措施支持內需 但料不會大規模發放現金
中國政府將2023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目標定爲5%左右,與我們的預測一致,但低于市場共識預測和去年訂立的5.5%的目標;總體通脹目標與去年持平,爲3%左右。
隨著中國對貨物和服務的需求反彈,中國重新開放對大多數亞洲經濟體來說是個好消息。圖爲江蘇省宿遷港,它是中國連結全球的江海河轉運綜合樞紐。(法新社)
中國相對溫和的通脹勢頭或將爲促進增長的政策支持提供足夠的空間。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穩增長、穩通脹和穩就業。
此外中國房地産市場未來面臨一些結構性阻力,因爲中國城市住房需求可能已經見頂。
概括而言,最新的通脹數據可能表明繼前一個月的反彈之後,2月份的複蘇勢頭正在減弱。展望未來,我們預計通脹將會溫和回升,因爲最近全國人大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表示,支持國內消費複蘇將是今年的工作重點。我們對中國2023年的總體通脹預測暫時維持在3%不變,與政府目標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