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食品企業往往是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産業,租金和人力成本上漲也是壓在企業背上一座無法挪開的大山,這使得搬離新加坡成爲不少企業無可奈何的選擇。
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離不開檢測和認證,也是食品産品能否進入另一市場的“通行證”。佘韻芬透露,公司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完成了清真認證,這兩年又做了ISO認證,她說,這會讓産品在市場上更受歡迎。
義利糧油食品經理李磊山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透露,即便在疫情期間,食品廠商聯合會也沒有中斷組織企業去國外參展。企業參展熱情一如往常,自2021年至今,共計參展12場,超百家本地公司報名參與。
李磊山說:“雖然目前公司生産仍保留一部分本地制造,但長遠來看,廠房一定會搬出新加坡。因爲我們無法在承擔本地高成本的情況下還在價格上和別人競爭。”
接下來,泰國亞洲世界食品展(ThaiFex)將于5月在泰國曼谷舉行,新加坡食品廠商聯合會永久名譽會長白毅柏告訴本報,目前已經有28家企業報名參展。
成本上漲 企業無奈搬離新加坡
當局望2030年本地農産品滿足本國30%需求
爲保障糧食安全,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在2019年推出“30·30”願景計劃,希望到2030年確保本地出産的農産品能夠滿足本國30%的需求。
佘韻芬說:“目前我們還在堅持本地生産,主要是考慮到可以更好地監管食品安全。並且,100%新加坡生産更容易讓顧客相信我們的産品是優質的。”
白毅柏說,十幾年前組織企業參加這種博覽會時,只有五六家企業願意報名前往,但大家逐漸看到博覽會所帶來的業務增長機會,現在最火爆時可能有五六十家企業搶著去。
白毅柏指出,新加坡的清真認證有時候會遇到不被當地承認的尴尬問題。“比如印度尼西亞不承認在新加坡認證的清真食品。但爲了打開市場,我們會去特別申請印尼的清真認證。”
“這種博覽會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獲取新客戶、維護老客戶的好機會。企業把想外銷的産品拿去展示,客戶現場會咨詢很多問題,這種方式和線上向客戶介紹的效果大不相同。不過,客戶通常不會當場下單,企業往往在過一段時間後,才能獲得通過博覽會帶來的業務機會。”
企業“走出去”往往機遇與挑戰並存,佘韻芬說:“像是我們的肉骨茶湯包內通常含有一些藥材成分,如人參等,有些國家可能就不允許有含有這種原料的産品進口。”
海外參展可吸引客戶 促業務增長
白毅柏說:“我們的醬油工廠占地16萬5000平方英尺,土地租金就是比較大的壓力。最近我們也發現,很多國家的産品品質、安全標准等方面都提升了很多,但成本上變得比我們更有競爭力。我們很支持’30·30’願景計劃,但現在看來,成本壓力帶來的工廠遷出的問題似乎成爲一個棘手的難題。”
新加坡品牌的美譽度和知名度不斷提升,本地食品企業積極借力博覽會等平台,打開國際市場。但地方保護主義重新擡頭,本地生産成本上升,致使産品價格競爭力下降,成爲企業“走出去”道路上的“攔路虎”。
本地香氏香料公司營銷總監佘韻芬在與本報的采訪中說:“對于食品産品來說,客戶看到、聞到、嘗到才是最重要的,這種現場帶來的體驗是線上廣告營銷無法提供的。”
對于市場總容量有限的新加坡來說,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往往是發展道路上的必然選擇。
在外國市場中因口味、原材料要求不同而“碰釘子”的情況其實早已見怪不怪,但疫情後,很多國家的保護主義重新擡頭的問題,對企業來說似乎有些無解。
白毅柏說:“比如新加坡的某種食品進到國外,但當地也有生産這種食品,他們雖然不會明令禁止你的産品進入當地市場,但會給我們設置很多障礙。‘官’跟‘官’還能夠去對話,‘民’跟‘官’很難去談,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非常需要政府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