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細胞是視網膜中的特殊類型細胞,是具感受光線和進行光轉導功能的神經元。感光細胞的退化可能是由遺傳性的視網膜疾病或與年齡相關的黃斑部(macular)退化有關,會造成視力下降或失明,醫學界目前對此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一項最新的臨床前研究發現,因感光細胞退化而視力下降或失明的病患,日後或許能通過移植幹細胞所生成的感光祖細胞重見光明。
研究的第一作者,杜克—國大視覺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鄭慧君說:“我們實驗室開發一種新方法,生産類似于人類胚胎中的感光祖細胞(photoreceptor progenitor cells),將這些細胞移植到實驗模型中可恢複部分視網膜功能。”
團隊是通過在參與人類視網膜正常發育的層粘連蛋白(laminin proteins)的存在下,培養人類胚胎幹細胞以引導幹細胞分化爲感光祖細胞。當這些細胞被植入受損的視網膜後,他們會與周遭的視網膜細胞和視網膜內部的神經元産生聯系,在移植後的數周繼續生存和發揮作用。
團隊接下來將繼續研究,以進一步簡化生産方式和取得更穩定的結果,之後也會研究如何使用幹細胞療程來更換感光細胞。團隊也會使用更加接近人類退化情況的模型來研究這套技術的效能,若取得成功,會探討在病患身上進行臨床試驗。
這項由杜克—國大醫學院、新加坡眼科研究院和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研究人員合作進行的研究利用幹細胞來生成感光祖細胞,並將細胞移植至受損視網膜的實驗模型,從而達到顯著的視力恢複,有望治療感光細胞退化引起的眼疾。
研究人員也認爲,這項技術也有望加深學界對黃斑部退化過程的理解,從而推動其他治療方式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