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條件寫作#
從畢業以來,基本在家的時間不會超過五天,早已從不習慣變成自然而然。
記得剛上高中那會兒,因爲是寄宿式,每周回家一次,特別特別不適應。坐在新教室裏,會恍惚聽到老同學的聲音,欣喜地跑出去,卻連個熟悉的背影也不曾瞧見。爸媽來過一次學校,可能是看我狀態挺好,沒待2分鍾就走了,卻不知道我躲起來哭了半小時。
少年人多半就是這麽矯情吧,很容易孤獨,但也很容易快樂。
後來上了大學,半年才回家一次。第一次打電話回家時,淚水默默地流了滿臉,聲音還強作鎮定,問完大家的好,挂上電話平複了很長時間。再後來打電話都還算冷靜。第一次放假回家前特別激動,一晚上沒睡著,到家的頭幾天會有種莫名的熱情。再後來,也冷靜了。
也許長大了會“審美疲勞”吧,親情也得有新鮮感,因爲要細水長流。
工作後,日子過得飛快,雖然仍會孤獨,但對父母的情感上依賴隨著空間距離變長,漸漸消失了。甚至很理性的疏遠,因爲沒有誰能陪誰到記過,既然最終要分開,何必思戀太深刻。
所以,我心安理得的和爸媽保持著距離,與其說是不想讓他們擔心我的狀況,報喜不報憂,不如說是享受一個人的自由。
所以,我沒也感受到“常回家看看”的樂趣,只會看著父母的白發,體會他們的老去,心裏有無盡的壓力襲來,很想躲避。
但還是要面對,年複一年,回家過年,和父母談天說地,舉杯祝健康、祝快樂、祝心想事成……很快時間就過去了,沒有特別不舍,沒有特別難受,這樣也挺好。
2020年啊,必須宅著,從10天到20天,最終宅了40天,生活仿佛回到了讀書時代,爸媽卻有些詭異。
不再一大早喊我起床了,早飯吃不吃也隨意,說是難得放假,多休息休息;
不再管我幾點睡了,多晚都不管,只說盡量早點,熬夜對身體不好;
不再問工作、問情感了,怎樣都可以,健康且開心就好;
倒是經常說:冷不冷?想吃什麽?要不要睡一會?你需要這個,你需要那個……
一邊把我當成年人那樣放養,一邊又把我當個孩子般慣著。不用參與家務,不用准備飯菜,卻也不聽我的想法、我的觀點。仿佛我只是個不需要上學的孩子,乖乖的就很好。
同時,我看不懂他們熱衷的劇情蒼白的電視劇,也無法交流他們停不下來的手機賺錢小遊戲,更難以理解他們從拒絕戴口罩到拒絕出門的180度轉變。除了彼此遷就,我們之間可能沒有更好的相處模式。
在這樣的自由中,卻總有什麽束縛了我的手腳,讓我莫名的焦慮,不時的陷入感傷。眼看著日子一天,又一天,重複了無數遍,我越來越渴望走出去,想回到疫情發生前的狀態。但,爲什麽會這樣?
有代溝?
思想上的差距?
還是,我沒有被認可成長?
……
往事忽然湧入腦海,從無邪的淚水,到依賴的淚水,再到堅強的淚水,我已經學會了用笑臉做裝飾,學會了在爸媽跟前扮演著小女兒的嬌憨,討他們歡喜。是幼稚得太成功了嗎?短暫的相處不會有障礙,離開他們我也可以過得很好。藏起來的成熟的自己,卻被假期推到了他們身邊,無法適應……
這領悟像是一 種反噬,被“天真”反噬,沒什麽可抵抗的,只能忍著痛找出路。
明明是很親近的一家人,卻和那些沒有溝通的家庭有著一樣的悲情,心與心之間有大段缺失,讓我們彼此無法理解,甚至,不能好好說話。只能退一步海闊天空嗎?看得見的老去,和不被發覺的成長,究竟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磨合成融洽?
40天的假期讓我從天堂到地獄,再緩緩爬起來。但人生本就甘苦交疊,我何所懼?
缺了,就去填補吧。用心做一件事,堅持久了就會看見變化。我們還有很多個40天,成長也有很多細節,呈現出來,打造一個強大的我的人設:有擔當,更勇敢。期盼這樣的我能站在他們身前,給他們保護,成爲他們的依賴。
人生如此,才是向圓的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