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抵瓊參加博鳌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啓此次訪華之旅的第二程。在此之前,李顯龍一行剛完成在廣州的參訪行程。3天裏,李顯龍搭乘無人駕駛小巴環遊廣州國際生物島,重訪中新廣州知識城參觀新加坡企業,來到新僑學校了解中新基礎教育合作成果,遊永慶坊體驗“老城市新活力”,還會見了廣東省主要領導,爲深化粵新合作帶來新機遇。
多年來,中國與新加坡之間的經貿合作“融合深、領域寬、勢頭好”,政府間的多個合作項目也逐步深入,全面開花。
一個個生動的例子,印證外資企業在中國不僅實現穩定增長,而且引資結構持續優化、大項目帶動作用增強。外資企業看好中國、布局中國市場的節奏明顯提速,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新加坡總理訪穗三日行程滿滿
抵穗當日,李顯龍一行便來到廣州國際生物島,乘坐文遠知行(WeRide)無人駕駛小巴完成了環島遊。
李顯龍(右二)在廣州參觀自動駕駛科技公司。
這家總部位于廣州,成立于2017年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擁有中美兩國無人駕駛測試許可的初創公司。2022年9月,文遠知行成立了新加坡公司,並于同年11月與新加坡當地最大的公共交通運營商SMRT下屬子公司Strides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計劃于2023年開啓自動駕駛車輛在新加坡的測試及示範運營。
據了解,通過無人駕駛汽車建設智慧交通是新加坡“智慧國2025”的願景之一,而廣東聚集包括文遠知行等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並且是重要汽車制造基地,雙方互補合作前景無限。
此次李顯龍訪穗行程中最受矚目的,當屬28日到訪中新兩國重要的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中新廣州知識城,參觀園區內的新加坡企業,聆聽他們分享如何有效利用知識城生態體系,在數字、農業科技、可持續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發展業務。
當天,李顯龍欣慰地表示,“我上一次訪問中新廣州知識城是在2014年。如今,這裏已迅速發展爲廣東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樞紐,也是新加坡企業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平台。”
位于廣州黃埔區的中新廣州知識城奠基于2010年,是繼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之後,中新兩國又一跨國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也是廣東省以及新加坡政府共同倡導創立的廣東經濟轉型樣板。13年來,中新廣州知識城一路“拓荒”,從一片阡陌桑田發展爲一座現代化新城,現已彙聚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成爲廣州的科技創新高地。
除了新加坡企業,李顯龍還走訪了位于知識城內的廣州新僑學校。該校是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校群走出國門合辦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粵新在基礎教育領域的代表性合作項目,于2021年秋季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迎來第一批創校學生。
李顯龍(左三)參觀新僑學校。
在學校師生的介紹下,李顯龍了解了該校的創校曆程,及中新基礎教育合作的成果,並爲新僑師生親筆寫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寄語。他表示,新僑學校將新加坡的教育經驗和教學方法帶到廣州,並感謝該校師生的熱情歡迎與介紹,希望學校繼續發展,爲學生帶來優質教育。
28日下午,李顯龍換上一件醒目的紅色外套,來到位于廣州老城區荔灣區恩甯路的永慶坊。這條地處廣州老西關的文化街區承載著厚重的曆史積澱,是廣州傳承和發展城市曆史和文化的生動載體。
李顯龍(前排著紅衣者)參觀永慶坊
在這裏,李顯龍考察了永慶坊街區的改造成效,對廣州重視文化遺産保護,爲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下足“繡花”功夫稱贊有加。他直言,爲這項城市更新行動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一個很好範例。
29日,作爲三天訪穗之旅的最後一站,李顯龍就深化粵新務實合作、推動共贏發展與廣東省主要領導進行了深入交流。此行李顯龍不僅帶來了粵新合作交流的新機遇,更留下了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
中新商貿及政府間合作碩果累累
“即使在疫情期間,新加坡也保持著與中國的聯系。我們的商品貿易去年增長了6%。同時,新加坡也是中國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之一。”3月30日,李顯龍出席博鳌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時表示。
中新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下文簡稱“使館經商處”)曾表示,中國與新加坡之間的經貿合作目前展現出“融合深、領域寬、勢頭好”的特點。
南都記者注意到,從2013年到2021年,新加坡連續9年成爲中國的第一大外資來源,中國則是新加坡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雙方經貿合作不斷加深。
使館經商處曾作表示,新加坡作爲“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支點國家,可以成爲中國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夥伴。相信中新雙方在數字經濟、醫藥保健、生物科技、綠色發展以及新能源等領域的未來投資合作中會湧現出很多新的亮點。
同爲“一帶一路”關鍵樞紐,廣州與新加坡的經貿合作也越發紮實牢固。2022年,穗新兩地進出口總值達39.4億美元,增長14.5%。新加坡在廣州新投資企業49家,協議投資20億美元,增長305.1%。
今年3月16日,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新加坡分會場活動在新加坡舉行。穗新兩地政府部門、科技創新企業代表等100余人參加活動。活動現場,多個項目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涉及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創新創業等領域。
此外,多年來中新兩國政府間也展開深入合作,項目衆多,碩果累累。
其中,兩國合作的首個旗艦項目——蘇州工業園已連續7年被評爲中國最佳經濟開發區,充分實現了兩國啓動該項目時的願景。已經成立15年的天津生態城項目,也成了兩國乃至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友好的示範案例。
作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成功案例的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更形成聯通重慶、廣西及北部灣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一體化運輸走廊,開拓了中國內陸連通國外的新線路。
中新廣州知識城如今也已累計吸引76家新資企業投資169.2億元人民幣,聚集超過1000家前沿科技的企業,一大批新加坡科技成果在知識城實現轉移轉化。此外,中新廣州知識城還正與新加坡加強醫藥領域合作,探索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區域醫藥審評審批體系的先行先試。
3月28日,李顯龍(右三)參觀中新廣州知識城。
近年來,一系列有力的組合拳正持續激活中新廣州知識城騰飛的原動力。由穗新企業共同投資建設的騰飛科技園,借鑒新加坡先進的設計理念,聚焦戰略性新興産業,目前已有400多家企業進駐,就業人數達到3000人。2022年6月,中新雙方深化科技創新、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合作的重點項目之一——中新智慧園也正式開園。
外企外商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近年來,來自新加坡等世界各國的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信心不減、動作不斷。
2022年11月,新加坡通商中國主席李奕賢曾在活動中表示,新加坡企業向來非常看好廣東的實力,尤其在高端制造、生物科技、知識産權、跨境金融、創新和智慧城市等先進領域,新加坡企業都在不斷發掘合作機會。即使在疫情期間,新加坡企業對廣東的總投資也呈現10%的強勁增長,達到83億元人民幣。
李顯龍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廣州夜景。
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也曾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注意到,在世界經濟複蘇放緩、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升溫、對外經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大的複雜背景下,2022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到1232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不僅實現穩定增長,而且引資結構持續優化、大項目帶動作用增強,印證外資企業充分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加快。
“外資是觀察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從這個數字來看,一些人唱衰中國經濟、鼓吹‘脫鈎’是站不住腳的。”胡成中向南都記者感歎道。
致力于服務外資企業“走進來”的德勤中國主席蔣穎注意到,不少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的戰略從“in China for world”調整爲“in China for China”,把中國國內市場業務作爲主軸。德勤的數據顯示,2021年,在華外資企業的內銷規模已經是外銷規模的1.5倍左右。“外資企業深度參與了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蔣穎告訴南都記者。
中國是外資企業青睐的投資熱土。作爲能源效率解決方案供應商,丹麥企業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告訴南都記者,中國是丹佛斯的“第二家鄉市場”。“進入中國市場27年以來,我們持續投資中國,爲中國各行各業綠色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作爲中國經濟、社會生活的一員,感受著中國發展的脈搏。”
徐陽同時向南都記者表示,這些年來,丹佛斯深刻感受到了中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我們相信,中國將在放寬市場准入、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繼續提升,外資企業將更好地落實國民企業待遇。我們也可以借此同中國的合作夥伴攜手,爲中國的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中國經濟綠色轉型也爲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讓丹佛斯在高效節能方面的技術、産品和服務得到了市場和客戶的認可。徐陽表示,過去五年,丹佛斯在中國的業務翻了一番。中方在綠色、能效領域的發展和開放措施,以及對知識産權以及創新不斷加大的保護力度,堅定了丹佛斯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是丹佛斯願意在中國長期發展、並持續加大投資力度的主要原因。
邁入2023年,丹佛斯將持續推進生産線的轉移。“丹佛斯對于中國的投入涉及整個業務價值鏈,這是對中國市場信心最直接的體現。”徐陽說道。
出品:南都即時
采寫:南都記者翁安琪梁令菲何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