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率團訪問中國。
這是他第三次訪問中國,在此次訪問中兩國領導,就雙邊關系、地區和國際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此次訪問標志著兩國關系再度回暖,並將在未來進一步深化和擴大合作領域。
過去幾十年,新中兩國走過了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道路,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系。2015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FTAAP)完成後,新加坡成爲東盟國家中首個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目前,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兩國在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城市規劃等領域也有廣泛的合作。
此外,中國和新加坡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也有密切的合作。兩國已建立了許多文化交流機制,包括中新文化論壇和中新青年交流計劃等,爲兩國的友誼和共同發展貢獻了力量。
然而,盡管兩國關系一直保持著良好發展態勢,但隨著中國在國際地位上崛起,新加坡必須更加謹慎地考慮與中國的關系。此次訪問期間,李顯龍表示新加坡願意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與中國加強合作,並希望通過維護東盟團結和穩定,爲中國在東南亞的投資提供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的主張不太一致。盡管新加坡並未參與具體的領土爭端,但其支持美國的南海政策引起了中國的反感。因此,如何處理好南海問題上的分歧成爲了兩國關系中的一個重點和挑戰。
新加坡的軍事采購動作:兩手准備
近期,新加坡加強自身軍備力量的舉動也引發了廣泛關注。自2019年以來,新加坡開始更新換代多用途戰鬥艦和F-35戰機等裝備,這被視爲其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
新加坡這種軍事擴張行爲是一種明顯的兩手准備。
1,加強自身軍備力量,成爲除了中國以外的地區第一;
盡管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家,但自1965年獨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發展自己的國防力量。
軍隊規模雖然不大,但在現代化裝備和專業技能方面卻達到了世界前列水平
就在李顯龍訪問中國前,新加坡軍方宣布了海軍購艦的大動作,要與西方幾大制造商合作建造多艘現代化水面戰艦,並且還計劃將F-16戰機更換爲F-35戰機,一個月前已經宣布將追加額外8架F-35B,總共采購數量達到了12架,並將在2030年前開始列裝。
從這一系列軍事采購動作可以看出,新加坡現在正加緊海空軍裝備的更新換代,准備打造成東盟地區的頭號軍事強國。
2,尋求與中國加強關系,並希望能夠影響中國對美國和西方的看法,起到緩和雙方關系的結果。
新加坡和其他東盟國家一樣,當然是不希望本地區生亂生戰的,所以在擴充軍備自保的同時,也希望發揮自己比較獨特的屬性,在中美之間起到緩沖作用。
新加坡的軍備擴充和緩沖作用確實是一個聰明的戰略選擇。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關系可能會越來越緊張,而新加坡這種地緣位置特殊的國家,可以借機發揮中間人的作用
對此中國方面是心知肚明的,但對于中國方面來說,新加坡的戰略選擇並不會對中方的利益造成威脅,相反,可以作爲中國在東盟地區與其他國家談判的一個窗口和友好夥伴。
新加坡與美國:戰略夥伴關系遇挑戰
新加坡與美國之間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戰略夥伴關系,這種關系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經濟層面的考慮。兩國在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合作。
最重要的兩國還簽署有防務合作協議,允許美國在新加坡部署艦艇和軍機
然而,近年來,這種戰略夥伴關系的穩定性卻遭到了質疑。
首先,隨著中國的崛起,新加坡開始重新評估其與美國的關系,試圖更好地平衡自己在東亞地區的利益。通過與中國加強合作,新加坡希望發揮橋梁和溝通的作用,爲東盟與中國之間的合作提供支持。
其次,特朗普政府時期采取的“美國優先”政策導致了兩國合作關系的緊張。盡管拜登政府上台後采取了一些緩和措施,但是兩國之間仍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
此外,在一些敏感問題上的立場也給兩國之間的關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摩擦。
比如,美國在南海問題和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與新加坡並不完全一致。
在南海問題上,新加坡並不參與具體的領土爭端,但其支持美國對于中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表達了明確的態度。
在台灣問題上,新加坡屬于一個“一個中國”政策的國家,即承認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支持和介入卻引發了中國的反感和不滿,導致了兩國關系的緊張。
盡管如此,新加坡仍然致力于維護與美國的戰略夥伴關系。
這使得新加坡在處理南海問題時面臨較大的壓力。
結語
雖然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家,但它在國際上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而中國的對策是盡可能地團結東盟國家,將主要矛盾放在美國身上,並增加自己的朋友,以便與地區國家保持團結一致,並共同抵禦外部勢力的幹涉。這有助于防止外部力量像挑起烏克蘭沖突那樣在南海地區制造混亂並挑起代理人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