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診所和醫院檢查,才確診患上肝母細胞瘤(hepatoblastoma),當時他只有兩歲。”
“治療前必須先付費,我因此在‘希望之光(Ray of Hope)’發起衆籌。”
陸秀雯形容,兒子就像奇迹男孩,短短一年內動了七次手術,求生意志頑強。
“原來兒子腦出血,不到一小時就昏迷,五分鍾內就必須決定是否要開刀,但手術風險高,或腦中風、腦損壞,但慶幸的是,兒子挺了過來。”
之後,椗恩的癌細胞擴散到腦部,又得動腦部手術,他再次熬了過去,但喪失了右眼部分視力。
陸秀雯透露說,除了患病的大兒子,她和丈夫(技術人員)還有一個兩歲的小兒子。她說,兒子性格開朗活潑,雖常進出醫院,對抽血都感覺麻木,但至今也不清楚自己患病,目前在兒童癌症基金的學校上課。
腸胃專科顧問兼肝髒疾病專科顧問韋俊韬醫生受訪時說,肝母細胞瘤是非常罕見的疾病,只發生在12歲以下的兒童。
他指出,肝癌初期普遍上不會有明顯症狀,患者出現症狀再去檢查時,很多時候都已是末期。
據了解,該治療法是從健康獻血者的血液中提取血細胞,然後將嵌合抗原受體移植到T細胞表面來改造細胞。這些改造後的細胞注入至癌症晚期的患者體內後,可以消滅癌細胞。
直到2021年2月,椗恩動了17小時的大型手術,做了心髒繞道手術、切除部分肝髒,也裝了人工血管,從肝髒連接到心髒主血管。之後,椗恩也動手術,移除肺部腫瘤,並繼續化療。
椗恩後續也接受電療和伽瑪刀手術(Gamma Knife Surgery)。
她說,當時情況相當嚴重,癌細胞已擴散,肝、肺、心髒,甚至是血管都有腫瘤,必須馬上住院化療,一住就是四個月。
母親陸秀雯(36歲,門市銷售員)告訴記者,兒子張椗恩(5歲)于2020年患上手足口症,發燒一直不退,胃口變差,更變得不想走路,每天很疲憊的樣子。
手足口症後不退燒,兩歲男童不想走路,還頻頻犯困,檢查後才發現患上罕見肝癌,一年內動七次手術。
與其他癌症一樣,肝母細胞瘤也可能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特別是肺部以及腹部和骨骼周圍的淋巴結。肝母細胞瘤更容易發生在早産且出生體重極低的兒童或患有某些遺傳疾病的兒童中。
醫生:只發生于12歲以下兒童
她說,本地醫院沒有針對實體瘤進行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簡稱CAR-T),因此找到美國醫院願意爲兒子進行CAR-T治療,費用是30萬元。
陸秀雯說,兒子有一次化療後回家,竟開始嘔吐,起初以爲是一般副作用,但情況沒改善,又馬上送院。
盼衆籌30萬赴美治療
根據伊麗莎白醫院網站,癌症會破壞肝髒的正常功能,而肝髒在過濾毒素、維持健康血糖水平和調節血液凝固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