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指南還收錄各種易過敏食材的成分構成,比如花生、乳制品、魚類等,提醒業者須格外小心。
相反的,研究也顯示,童年時期飲食習慣欠佳和營養不當也會導致超重,進而增加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延伸閱讀 托兒所推行“食欲工具箱”計劃培養兒童健康飲食習慣世衛建議勿用非糖甜味劑控制體重
在食品安全方面,新指南爲食品服務供應商整理食品安全衛生規範清單,讓從業者在烹饪和備餐過程中遵守統一的行爲准則,包括用餐區衛生標准、處理生熟食材的注意事項等。
超重孩童青少年比例2021年達16%
新指南由國立健保集團聯同新加坡制造商總會-標准研發機構,以及新加坡標准理事會共同推出。
在新指南發布會現場,有關單位展出了根據新指南准備的餐食樣品,有適合六個月嬰兒的流食、10至12個月幼兒的切碎食物、三至六歲孩童的糙米飯等。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衛生部第二部長馬善高星期三(5月31日)發布“新加坡嬰兒及兒童營養和食品服務標准指南692”。
根據一項針對本地嬰兒的健康成長追蹤研究顯示,良好的飲食行爲可以降低兒童超重的風險,即使雙親都有超重史的孩子也是如此。
國立健保集團團體綜合護理副主任王雪麗指出,本地六至18歲的超重兒童及青少年比率從2013年的11%上升到2021年的16%。而且,如果兒童七歲時已超重,其中有70%成年後仍會持續面對超重問題。
國立健保集團團體綜合護理副主任丁志偉受訪時指出,攝取合適食物分量是關鍵。“小一和小六學生的所需分量肯定不一樣,控制分量能防止他們過飲過食,導致不良的飲食習慣。”
新指南爲六個月至12歲的幼兒和孩童列舉了適合他們年齡段的食物分類比例和適合攝入的分量,包括嬰兒斷奶、進食流體食物到能夠咀嚼固體食物的合適時間點和具體步驟。
“我們也比較容易從食品供應商采購健康、有營養的食材,我們用的時候會比較安心。同時,在培訓食堂的員工時,也有清晰可參照的標准。”
參與制定指南的工作組成員來自醫療保健領域、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相關行業協會和食品服務提供商。
王雪麗強調,兒童肥胖現象與較高的能量攝入量呈正比,在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變得根深蒂固之前,盡早引導與糾正尤爲重要。
職總優兒學府幼樂園總經理程愛玲受訪時說,該指南可當作食品供應商和幼兒園之間的橋梁,兩者能以統一的指南爲依據,在食品分量、安全等方面達成共識。
爲滿足嬰兒和12歲以下兒童的營養需求,以及鼓勵幼兒和學生從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機構聯合推出新指南,確保孩童攝入適量、營養均衡的餐食。
馬善高在致辭時說:“因此,我們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小給孩子們提供營養均衡的餐食。 這需要家長、學校領導、教育工作者和食品服務提供者的共同努力。”
指南692旨在指導托兒中心運營者及它們的食品服務供應商爲嬰兒和兒童准備安全、營養豐富且份量合適的食品。涵蓋的範圍包括食品安全、衛生和質量規範,食物不耐受、過敏反應和過敏管理,營養管理政策,菜單規劃,以及食物選擇、准備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