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福建省安溪縣龍門鎮的林元水(60歲,建築工人)告訴記者,他的叔祖19世紀末來到南洋謀生,之後在此定居,生下了叔公林協,兩家人當時一直有書信往來。
“這兩間房屋位于鎮上中山街的黃金地段,如今地皮值70萬人民幣(約14萬新元)。”
訪林鄉宗親 獲悉住裕廊
“我的三個哥哥目不識丁,尋親這項重任便落在了我身上。”
他希望離開之前收到好消息,若仍然石沉大海,也不會放棄。
爺爺早逝,叔公20年來每月寄錢回鄉,還出資興建兩樓房。如今兩樓房已被拆,侄孫遵照父母遺願,越洋來獅城尋叔公的後人“報恩”,要他們繼承14萬新元的地皮。
他透露,按照當地政策,堂叔林添福與他的直系親屬或後代擁有房屋的繼承權。
他指當年父親不識字,有村裏的人動了歪腦筋,想要侵占這兩樓房,幸及時發現,才沒被對方得逞。
他指直到爺爺30多歲離世後,父親由奶奶獨自撫養,遠在南洋的叔公得知後,幾乎每個月都往家鄉寄錢,一寄就是20年。叔公也在1932年出資2000兩白銀,在家鄉興建了兩間樓房供親戚居住,但1937年日軍侵華後,叔公一家就與他們失去聯系。
曾有人動歪腦筋 兩樓房險遭侵占
林元水稱這次來新加坡,就是要找叔公的三個兒子林添福、林添法與林添河,不知道他們是否還在世。三個叔叔的下一代按照年齡推算的話,應該都已經70多歲了。”
花近4000元旅費來新,走訪龍山宮的林鄉宗親,只知道叔公一家住裕廊。
“1952年當地政府將這兩間房屋登記在叔公的兒子林添福的名下,但現在兩間房屋被劃入危房改造項目範圍,去年已拆。”
直到父親臨終前,父親都還特地叮囑他,這兩間房屋是叔公的財産,要找到叔公的後人來報恩,任何人都不能私吞。
他指父母已于早年逝世,臨終前還記挂著此事,交代他務必要找回叔公的後人,讓他們繼承這兩間房屋的地皮。
林元水透露:“父親常對我說,沒有叔公就沒有現在的我們,以後要報答他的恩情。”
他透露,他在5月19日抵新,並將于6月15日前離境。在過去的兩周內,他東奔西走,走訪龍山宮的林鄉宗親、聯絡遠親,但只知道叔公的後代一家住在裕廊一帶。
“我這次來新的路費及食宿花了近4000新元,但這筆錢花得心甘情願。如果這次找不到,我就下次再來,直到找到爲止。”
林元水透露,來新尋親報恩的念頭在心中已萌生了多年,這次多虧遇到在本地工作的老鄉回家探親,幫忙辦理簽證才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