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最近幾年裏,不管是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還是現任總統拜登,都在大力推動打壓中國發展的戰略。其不僅自己積極運作,肆意破壞規則,對中國企業和産業發展設置障礙,還想要積極拉攏其他國家站隊美國,推行其所謂的對華“去風險”政策。
不過,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已經清醒的認識到,美國的這項政策既是錯誤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而且其不僅意識到這個問題,還開始頂住美國壓力,公開發聲,表明自身態度。
據媒體報道,在近日舉行的一個會議上,來自歐盟、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與會高級官員均表示,他們不願加入美國的陣營對抗,在科技領域遏制圍堵中國。這些國家代表給出的理由很明確,所謂的對華“去風險”政策令人不安,現在如果過分降低所謂的風險,會影響到雙邊關系。
不管是東南亞國家還是歐盟國家,過去數十年來都在與中國的友好合作中受益巨大,這些國家都很清楚這一點,現在各國與中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也至關重要,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法國等國家莫不是如此,而且中國一向主張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過去多年的交往已經充分證明,中國是一個靠得住、有擔當的合作夥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想要推行其所謂的對華“去風險”政策,本身就是不現實的,這些國家現在站出來主動發聲,也是在積極捍衛自身利益,對本國國民利益及國家的未來負責。
雖然歐盟近年來屢屢跟隨美國腳步,發出一些不和諧的雜音,但事實早已經證明,跟隨美國步伐只會將歐盟陷入越來越深的泥潭。俄烏沖突就是最爲典型的例子,歐盟不僅在地緣安全利益、經濟利益等方面被美國坑了一把,正在陷入工業空心化的危險境地,而且其獨立性還不斷減弱,正越來越被美國所左右,前景堪憂,以至于現在很多歐盟成員國都已經發出了不同的聲音,要求重新審視其緊跟美國戰略的做法是否理智。
正如分析人士所言,“世界面臨的真正風險正是一小撮人爲了自己的利益和所謂的霸主地位,無休止挑釁、打壓和制裁其他國家。美方現在只有肆意幹涉別國內政,制造地區動蕩混亂的方式才能實現他們的‘存在感’,一旦和平發展那麽這個國家的話語權將一直減少,這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