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旅居新加坡的中國女子,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向大家炫耀她在新加坡看到的“垃圾道”。
這名女子表示:在新加坡的每一個居民樓裏,都有一個非常隱蔽的“垃圾道”,人們只需要將家裏的垃圾裝好後,將它丟到每個樓層對應的“垃圾道”裏,那麽,垃圾就會自己滑下去,等待新加坡的環衛工人定期來清理,完全不需要向我們這樣,每天都要拎著垃圾下樓,將它扔到樓下的垃圾箱裏。
然而,原本這名女子發視頻,是希望大家稱贊新加坡住宅的“高大上”,認爲在新加坡居民樓設計的時候,會有更多方便住戶的合理設計。卻沒想到在這段視頻的下方,有不少網友都告訴她:這種“垃圾道”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被我國徹底淘汰掉了。
網友們紛紛告訴她不需要“崇洋媚外”,要知道這種居民樓裏安裝“垃圾道”的設計,不僅不會顯得“高大上”,反而還很“落後”,因爲它遠沒有看起來的那麽方便、那麽有人性化。
那麽,10多年前我國真有“垃圾道”嗎?爲何後來會將它給淘汰掉呢?
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我國城市中建造的很多居民樓,都會配有“垃圾道”,和這一次視頻博主在新加坡拍到的情況一樣,當時我國樓房內的“垃圾道”也是建在樓梯間的牆面上,外面有一個小鐵門,拉開後就就可以將垃圾丟進去,然後環衛工人就會定期在一樓的外面“垃圾道”出口處,再將另一個鐵門打開,將垃圾都清理出去。
雖然看起來這麽做的確很方便,但卻一直被人诟病不已,尤其是在2003年我國經曆了非典之後,老式居民樓裏的“垃圾道”也都開始被陸續清理、封閉了,再也不允許大家往裏面丟垃圾了。
或許有朋友會認爲,這對于住在高層的居民來說,的確是很友好方便的一件事,然而,卻忽略了這對于住在低層的居民來說,卻是難以忍受的“噩夢”。
首先,垃圾清理的時間是固定的,並不是“垃圾道”裏出現垃圾後,就會馬上有人去進行清理,因此,垃圾就會出現在“垃圾道”裏長時間存放的情況,很容易散發出難聞的味道。
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垃圾腐爛速度加快,也會導致整個居民樓裏,甚至是整個居民區裏都臭氣熏天,尤其是住在低層,挨著“垃圾道”出口的居民,更是在夏天的時候,都不敢開窗戶。
其次,居民樓裏的垃圾,普遍都是生活垃圾、廚余垃圾,這些垃圾本身就是湯湯水水,很容易滋生細菌、蚊蟲,比方說蟑螂、老鼠,它們會順著垃圾道出現在每一個樓層,並且進入到每一戶居民的家中,可謂是防不勝防。
即使是再愛幹淨、甚至是有潔癖的人,也都無法徹底清理幹淨家裏的蟑螂,畢竟只要“垃圾道”存在一天,蟑螂就會不斷繁殖,不斷蔓延到居民樓裏的每一個角落。
所以,“垃圾道”對于居民來說,真的是“噩夢”一般的存在,更何況若是樓裏有人患有傳染病,也很容易讓病原體通過“垃圾道”傳播出去,造成大規模感染的風險。
因此,雖然在幾十年前我國建設居民樓的時候,曾經普及過看起來很方便的“垃圾道”,但是後來隨著新式住宅的出現,“垃圾道”這種明顯弊大于利的時代産物,也就逐漸被我國淘汰掉了。
只是沒想到時隔多年,竟然會被“崇洋媚外”的人,覺得“垃圾道”是發達國家的標志,認爲這是“人性化”的體貼産物。難怪這位博主在發視頻“炫耀”後,底下網友的評論,全都是對她進行嘲諷了。
那麽,爲何新加坡的居民樓會采用如此“落後”的設計?難道當地人不反感這種“髒亂差”的設計嗎?
其實,這主要與新加坡國土面積非常狹小,人口密度非常高有關。從資料來看:新加坡國土面積724.4平方公裏,這是什麽概念呢?我國北京的占地面積爲16410平方公裏,算下來的話,一個北京相當于22.6個新加坡。
不過,別看新加坡面積這麽小,但是卻又超過570萬的人口,在新加坡生活,這也讓新加坡的人口密度達到了8698人每平方公裏。
爲了裝下這麽多的人,新加坡的居民住宅普遍都是高層,甚至這些年蓋的新居民樓,恨不得都是一棟樓就能裝下上千人的“超高層住宅”。
所以,爲了方便住在高層的居民,新加坡的房屋設計師才會采用如此“人性化”的設計,在居民樓裏安裝“垃圾通道”,這樣一來,住在高層的居民,就再也不用爲扔一次垃圾就需要坐幾十層電梯而感到煩惱了。
然而,即使相較于我國幾十年前的“垃圾道”而言,新加坡居民樓裏的“垃圾道”在設計的時候,的確要更容易處理,而且所有的垃圾,最終都會掉入最底層的一個“大型密封式垃圾箱”中,但是,時間久了,卻仍然避免不了有味道和滋生蚊蟲、細菌的問題。
所以,其實對于新加坡人而言,他們中也有不少人,是不喜歡“垃圾道”這種設計的,只是沒辦法,畢竟新加坡的居民樓都有這種“垃圾道”,即使他們搬家,也仍然離不開“垃圾道”。那麽,朋友們,你對此有哪些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