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3日),一則”告別住房公攤”在中國炸開了鍋。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在一意見稿中明確提出,房屋應由套內使用面積來進行交易。這被解讀爲中國房地産交易將正式告別“公攤面積”,曾經“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的心酸史也有望終結。撒花!!
不要太高興了,你差的是這30平米嗎?你差的是一套房。
有人說這樣定然會造成房價上漲,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一位網友就舉了個例子:
我一個朋友買房,房價是2萬一平,而開發商在房管局備案的價格是一萬一平。違法了對吧,充其量也就是罰個款了事,但實際操作上,預售合同簽的精裝修價格,由于目前規定新房必須以精裝修出售。開發商再和你簽一個補充條款,就是自願放棄裝修,以毛坯房交付。如果將來反悔,開發商可以解除商品房預售合同,返還消費者購房款和利息。
看到了吧,當你在歡呼雀躍取消公攤面積以後,開發商可能會調價,甚至在裝修上做文章……
套路這麽深,防不勝防啊。不過爲什麽大家還是這麽高興呢?
以往,在中國購買房屋,購買的是建築面積,而建築面積包括了公攤面積和實用面積。
也就是說,在中國買房你需要爲下述公攤面積買單:
1. 産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公攤建築面積、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爲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 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因此,購買人住在實用面積裏,可付的是建築面積的錢。感覺拿自己的錢養了別人。
而新加坡,算的是實用面積。建築面積的算法比較繁瑣。簡單來講,是根據各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求得各套房屋分攤所得的共有建築分攤面積,比如門口的面積、樓梯等,都按比例算進每一個單位的建築面積。物業費、暖氣費都要算上公攤面積。
所以,同一個公寓單位,其建築面積一定會大于實用面積,通常後者比前者少20%左右。在中國買一個“100平方米”的單位,和在新加坡買一個“1080平方英尺”(相當于100平方米)相比,後者明顯感覺寬敞一點,就是這個道理。
除了面積,在中國和新加坡買房,還有哪些區別呢?
地契
中國的房産地契通常是70年左右,而新加坡的則有99年、999年和永久地契之分。
新加坡的房産因爲地契年限長,頗受外籍人士青睐。其中,永久地契的房産一般要比99年地契的貴20%。盡管如此,永久地契一直很搶手,也深受中國買家歡迎,因爲買家看准這塊市場的保值與增值。
這其中很大程度上因爲新加坡的地皮比較少,想要建新樓必須拆掉現有的建築。不像中國地皮比較多,還有可開發的地段。新加坡永久地契的地段價值比較高,所以如果進行集體出售、或是被政府征用的話,永久地契房地産的房主會可得到較高的補償。
物以稀爲貴,永久地契房産越是少見,也就越炙手可熱。此外,永久地契對中國買家還有另一大吸引力,那就是滿足了“總覺得要給後代留下點什麽”的傳統華人心願。所以說,新加坡房産能如此吸引外國買家,與地契久脫不了關系。
貸款
在新加坡首次購房的買家,可向金融機構貸款的房貸比率頂限爲80%,外籍人士一般則最高70%。在中國,外國人一般不能向本土中國銀行貸款,只能通過外資銀行或中國銀行境外支行貸款。
原本新加坡和中國在房貸比率頂限方面有很大差別。不過兩國都不斷調整房貸比率頂限,因此兩國的房貸比率頂限差別已縮小。
稅收
在新加坡,如果在一定期限裏賣掉公寓,賣家需要上繳印花稅。在2011年1月14日過後買房的購屋者,只要在四年內賣房屋都需要支付賣方印花稅,第一、二、三和四年賣掉房産的稅率分別是16%、12%、8%和4%。此後就不必上繳賣家印花稅。
去年(2018年),新加坡通過法令,變更了部分購房印花稅的繳納百分比。
可以看到,基本上在新加坡要購買第二套以上的房屋,需要繳付更多印花稅了,或許這就是新加坡版的“限購令”吧。
而在中國,除了印花稅外,還需要上繳增值稅。爲了給中國房地産市場降溫,中國政府在2013年實施20%的房地産買賣增值稅。所謂增值稅,就是對賣家賣房所得的利潤征收的稅。譬如,150萬人民幣買的房子在幾年後以200萬人民幣賣掉,賣家所獲利的50萬就將需要以一定的比率交稅。
車位
在中國購買中高檔住宅,需要另外購買車位。而在新加坡,買家不需要另付車位費,發展商一般會爲每個新單位贈送一個車位。可不能小瞧這個車位費。近年來,車位費在中國節節攀升,動辄十幾、二十萬人民幣,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甚至有人做起買賣車位的生意,還形成了産業鏈。
新加坡私人公寓不收車位費,而是將停車場的修建和維護等費用,包括在每月的項目管理費之中。管理費除了車庫,還包括遊泳池、健身房等設施,每月一般是幾百元新元。如果每月的管理費是300元新元(約1400元人民幣),一年就是1萬7000元人民幣,15年剛好是25萬5000元人民幣。總體來講,這要比中國的車位“劃算”得多。
對新加坡房地産市場感興趣有問題咨詢微信xjpyaa
(部分內容來自新加坡眼網友王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