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
這是一條
從東南到西北
“斜著”貫穿中國
全程近5000千米的大動脈
它連接著
東海的波濤
與新疆的荒漠
(新疆,312國道邊的戈壁荒漠,攝影師@吳靜)
▼
連接著
最繁華的城市
與最狂野的荒原
(上海,東海之濱的超級都市,攝影師@韓陽)
▼
它不僅僅是一條道路
它所穿越的
是一條聯通歐亞的走廊
這條走廊
張骞走過,玄奘走過
大唐的商隊和僧侶走過
新中國的援疆兒女們走過
今天仍有數不清的人在走著
它就是
312國道
一條從東海之濱
直抵西北邊境國門的
斜貫線
(請橫屏觀看,312國道全圖,制圖@鄭伯容&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
在它的沿線
你會看到怎樣的中國?
01
0-1000km
312國道
有著一個無比繁華與現代的開始
它的最初1000多千米
在中國東部和中部的
廣闊平原上穿行
(312國道上海-南陽段地圖,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
這裏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也是大城市的聚集地
起點上海
位于長江入海口處
平坦開闊的的三角洲平原上
來自太平洋的濕潤季風長驅直入
(請橫屏觀看,上海寶山區,接近長江入海口處,右側爲黃浦江,左側爲長江,攝影師@呂威)
▼
廣闊的腹地
與緊靠海洋的位置
造就了規模龐大的港口
(洋山港,攝影師@堂少)
▼
巨量的物資與人員
則沿著密集的公路網絡
通往四面八方
(上海南北高架立交橋和延安路高架立交橋,上海市的公路密度位居全國之冠,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就有2千米長的公路,攝影師@張殿文)
▼
巨大的影響力
直達蘇、浙、皖三省
形成一個龐大的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區域
(最新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
向西進發的312國道
正是其中的一條幹線
它橫穿蘇南地區和安徽省
連綴起蘇州、無錫、常州
鎮江、南京、合肥
在“水鄉澤國”蘇州的城區北側
312國道與多個開發區、工業園區
數不清的“産業城”、“批發城”緊密相連
構築起一條強大的産業帶
(312國道蘇州段沿線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和物流園分布,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
這讓蘇州這個既非省會
也非直轄市或經濟特區的城市
牢牢占據著全國城市GDP前十強榜單
(蘇州金雞湖畔的東方之門,展示著蘇州的繁華與富庶,攝影師@維生素)
▼
發達的經濟
與人口密集的城市
離不開農業的支撐
312國道穿越的東部地區
從江淮大地
到河南省南部的平原
是富饒的糧倉
(河南南陽,收獲後的農田,攝影師@宋佳音)
▼
絲綢與稻米
曾代表著這片大地的富庶
它們沿著古絲綢之路
向著遙遠的西域進發
而如今從這裏出發的
則是現代化的産品
先進的科學技術
和高素質的人才
他們將踏上公路
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前方
是秦嶺
從南陽市西峽縣開始
經商南縣、丹鳳縣、商洛市
到西安市藍田縣止
312國道將在秦嶺山區穿行280千米
(312國道秦嶺山區段地圖,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
一道道山嶺層疊起伏
道路時而在山腰盤旋上下
時而沿著河谷前行
(位于秦嶺北麓的沣峪口,210國道從此穿過,此圖僅作示意,攝影師@李文博)
▼
跨越秦嶺
意味著312國道跨上了
中國地形的第二級階梯
同時也意味著
它跨越了南北分界線
由此
312國道正式進入
中國的西北地區
02
1000-3000km
在這裏
312國道會先後經過
一座高原和一條走廊
高原是黃土高原
這裏幹燥的氣候占據主導
年降水量僅有上海的1/4左右
而夏季突降的暴雨
又將黃土切割得支離破碎
(甘肅慶陽一帶,從上空看到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攝影師@李傑)
▼
匮乏的水資源
加上破碎的地形
使黃土高原上的很多地區
經濟發展緩慢
人們的生活充滿艱辛
不過在關中盆地
渭河帶來充足的水源和大量的泥沙
堆積形成肥沃的土壤
(臨潼的農田,圖中的道路是312國道北側的骊山大道,攝影師@馮磊)
▼
這個中國曆史上
最早的“天府之國”
先後孕育了秦、漢、唐的都城
並逐漸演變爲今天的西安
(西安大雁塔,圖片來源@VCG)
▼
2000多年前
張骞從這座城市出發
開始了一次向西的偉大探索
他開辟的道路被後世稱爲絲綢之路
開啓了東西方物質與文化的交流
今天
這條道路仍舊暢通
只不過鋪展在路上的
變成了鋼軌、管道、輸電塔
以及平整的柏油大道
從西安出發
312國道北上甘肅省
並短暫地穿越甯夏南部的六盤山
直到西北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
蘭州
(蘭州河口鎮,黃河穿越而過,同時穿越的還有鐵路和公路,312國道在蘭州與市區內道路合並,攝影師@徐小天)
▼
它在這裏迎來了轉折
在幾乎直直地北上約260千米後
烏鞘嶺出現在視野中
這是河西走廊的東大門
(312國道河西走廊段地圖,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
這條由祁連山
與內蒙古高原相互夾持形成的走廊
是通往新疆最便捷的陸上通道
而來自海洋的濕潤季風
在烏鞘嶺已經結束了自己的旅程
但祁連山的冰川融水
彙成數條奔騰的河流
在走廊中間創造了幾個綠洲
並形成了一串城市:
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和嘉峪關
(“濕地之城”張掖市甘州區的濕地公園,攝影師@鍾曉亮)
▼
這幾座城市
曾代表著漢帝國的雄心壯志
自漢武帝設立河西四郡以來
它們就久久地矗立在這條走廊上
而如今
它們是走廊上重要的“驿站”
從武威到嘉峪關480多千米的路程上
312國道與連霍高速、蘭新鐵路
以及西氣東輸的管道並行
物資、能源、人力
沿著這條走廊往返流通
(圖中左側是原312國道線,中部是連霍高速,右側是河西走廊明長城,自古以來,從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在河西走廊就沿著大致相同的線路行進,攝影師@吳玮)
▼
走廊的終點在嘉峪關
312國道至此已走過了3039千米
古代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
常常也在這裏到達盡頭
(遠處的嘉峪關市,中間的嘉峪關,以及近景中的懸臂長城,攝影師@楊宇翔)
▼
走出這道關
將不再有百裏沃野
不再有一個挨一個的城鎮
那裏最常見的景觀
是荒漠戈壁
不過如今的312國道
並未在此停步
它毅然跨過古老的關隘
繼續向西而去
(312國道在新疆的戈壁中延伸,攝影師@吳靜)
▼
03
3000-5000km
這裏
曾被稱爲“西域”
這個名字代表著
一片遙遠而陌生的土地
1876-1881年間
左宗棠率領幾萬清軍
從嘉峪關擡棺出征
先後平定南北疆,收複伊犁
“他族逼迫,故土新歸”
從此“新疆”成爲這片土地的通用之名
如今的新疆
早已不是什麽邊遠之地
我們走進新疆的理由
也從“收複故土”
變成了“支援建設”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
來自中國東部沿海地區
無數的教師、工人、科研工作者
爲了西部大開發而來到新疆
沿著312國道
重走當年的道路
在甘肅與新疆的交界處
穿越星星峽起伏的丘陵
(穿越戈壁,通往星星峽的312國道,攝影師@常力)
▼
這些起伏的山丘
很快將扶搖直上
成爲橫貫全疆
寬達200-300千米的大型山脈
天山
(天山,攝影師@吳靜)
▼
天山也將伴隨312國道
剩余的全部旅程
(312國道新疆段地圖,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
被河西走廊束縛的道路
在這裏開始開枝散葉
沿道路而來的人們
開始在天山南北定居
312國道首先通過的
是天山以南的哈密和吐魯番
這裏極度幹旱
位于吐魯番市的火焰山
夏季溫度常在40℃以上
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可謂“熱極”、“幹極”
(火焰山腳下的312國道,攝影師@陳茂峰)
▼
但天山像一座深入新疆的綠島
將水源和生機帶進沙漠
創造了一連串的綠洲
人們在綠洲上生活、勞作
種植西瓜、葡萄等農作物
(新疆吐魯番葡萄溝,沙漠邊緣的葡萄種植園,攝影師@阿醜攝影)
▼
離開吐魯番北上
312國道翻越達坂城
不息的大風吹起漫天沙塵
卻也爲風力發電提供了條件
産生的電力將被送往中原大地
(新疆柴窩堡風力發電廠,攝影師@老J)
▼
翻越天山進入北疆
這裏的氣候較南疆濕潤
來自東部的建設者
在這裏的農田中勞作
(石河子棉花采摘,攝影師@楊子江)
▼
不同民族的人們
聚居在擁有300多萬人口的
新疆首府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與天山,圖片來源@VCG)
▼
很快
312國道的裏程
達到了4700千米
此時它進入了天山西部
南北都被山脈包圍
在這裏它將遇到賽裏木湖
這個天山裏的大湖東西長約30千米
312國道一直沿湖岸而行
(請橫屏觀看,賽裏木湖畔的312國道,這一段312國道與連霍高速時常合並而行,攝影師@王偉)
▼
從賽裏木湖繼續向西南
通過果子溝
海拔逐漸降低
(果子溝大橋與連霍高速,這一段312國道與連霍高速分開,位于高速以東,相比穿山而過的高速,312國道更加蜿蜒曲折,攝影師@石耀臣)
▼
離開山地後
312國道進入了伊犁河谷
河谷北、東、南三面被天山夾持
來自大西洋和歐亞大陸中西部的水汽在這裏彙聚
形成冰川、湖泊、河流
(新疆伊犁昭蘇縣夏塔地區的河流,攝影師@賀敬華)
▼
在水的滋養下
這裏植被茂盛、物種繁多
西部邊陲的城市伊甯
坐鎮河谷中央
312國道也即將到達終點
隨著裏程一點點地增加
4800千米…
4900千米…
最終在邊境口岸霍爾果斯
定格在4967千米
(312國道終點,霍爾果斯口岸,由于修繕、改道等因素,國道的裏程時時處在變化之中,此處的裏程數僅供參考,攝影師@姚宏揚)
▼
經過漫長的跋涉
穿過平原、山川、戈壁、綠洲
以312國道爲代表的這條東西大走廊
終于從東部沿海
來到了西北內陸
但霍爾果斯雖深居內陸
卻和上海一樣擁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新疆口岸之首
除312國道外
還有連霍高速、精伊霍鐵路
以及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
彙聚在這裏
這裏面對著衆多中亞國家
5個邊民互市貿易市場
每年進出口總額高達十幾億元
(霍爾果斯口岸貿易市場周邊,攝影師@賴宇甯)
▼
這裏也是新疆最大的人員出入境口岸
每年出入境人數多達五六十萬
(在邊境來往的中外人員,攝影師@賴宇甯)
▼
隨著連霍高速通車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通氣
伊甯機場正式開放
這裏已經成爲我國西部
乃至整座新亞歐大陸橋上
公路、鐵路、航空、管道四位一體的
綜合性交通大樞紐
(以霍爾果斯以及伊甯爲重要節點的公路、鐵路、航線、管道,制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
雖深居內陸
卻和上海一樣
繁忙、開放、包容
312國道的終點
也是起點
這條道路的兩端
還將繼續向外延伸
一頭從陸路通向歐洲
一頭從海上聯通世界
構成一條更大、更長的路
一路走來
312國道不僅展示了
中國東西景觀與文化的巨大差異
也展示了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差距
(東、西段312國道沿線省份GDP對比,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這種差距
需要一條通道去彌補
312國道、連霍高速、蘭新高鐵
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等
將東部和西部的物資、人員、文化
緊緊連在一起
從東部地區來到大西北的人們
許多已經在這裏紮下了根
而西部的石油、天然氣
豐富的光能、風能資源
以及優質的農産品
也在源源不斷地供給東部
也許312國道
終將被更快更好的道路代替
但一條從東到西跨越中國的斜貫線
將永遠留在大地上
沿著這條斜貫線
你會看到
一個萬千景色的中國
一個古今相承的中國
一個東西互通的中國
一個融合發展的中國
(從火焰山邊上通過的公路,右側爲312國道,左側爲京烏高速,攝影師@陳茂峰)
▼
本文創作團隊
撰稿:張照
編輯:張楠
圖片:余寬
地圖:陳思琦
設計:鄭伯容
審校:雲舞空城、撸書貓
封面圖攝影師:陳茂峰
文首圖攝影師:王偉
P.S.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1]麥柏楠.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道地圖集[M].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02.
[2]顧玉祥等. 312國道行[M]. 學林出版社, 1997.
[3]王牧. 312國道私奔書[M].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5.
…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