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不到一絲油煙味,看不到一丁點明火,聽不到刀鏟鍋勺的「交響樂」,廚房內,竟然只有一字排開的10多台機器。
這是什麼廚房?
日前,揚州「家和宴」酒店宣布,該店投資100多萬建設的國內中餐業首個「數字化廚房」投入使用。
據該店總經理張斌介紹,人員成本增加,原材料上漲,高級廚師短缺,已經成為制約餐飲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而「數字化廚房」的用工僅是傳統廚房的三分之一,並且改變了用工結構。
揚大旅遊烹飪學院碩導朱雲龍,曾經服務過北京奧運餐飲,見識過美國艾瑪克的廚房設備。「中國公司之所以無力承擔奧運會這樣的大型餐飲,原因就在於缺少整體的設備。『數字化廚房』的探索,或將在不久的未來,由外國公司承辦中國大型餐飲成為曆史。」
「數字化廚房」啥模樣?
廚房像實驗室,廚師像研究員,安靜,光潔,走入廚房,記者的第一感覺是,這裡像一個實驗室。
一排進口儀器,均有設定各種數據的「大腦」。烹飪前的加工,加工後的烹飪,由儀器一條龍完成。身穿潔白的服裝,頭戴條紋帽子,嘴上套著透明口罩,穿戴像實驗室研究人員的,是一群廚師。
總廚:「我喊它們『大師』」
站在一台自動精密切片機前,行政總廚黃忠輕輕一摁鍵盤上的按鈕,切片機嘴裡吐出薄薄的豆腐乾片,均勻而有節奏。
「最薄1毫米,厚薄可以調節。」黃忠將厚度調為1.5毫米,18秒鐘,一塊豆腐乾就變成了一堆厚薄均勻的豆腐乾片,「手工削豆腐乾,正常厚度在兩三毫米。」
黃忠是「家和宴」的行政總廚,有20年廚師經曆。他跟切片機做了個比賽,同樣切一塊豆腐乾,他用最快的速度,下刀,翻刀,削完一塊豆腐乾,用了1分09秒。
「手工削兩三塊豆腐乾,就累了,要歇一歇。但機器永遠不會累,而且標準如一。」黃忠說,當一個廚師,他從沒有感覺如此輕鬆過,就像操作電腦一樣,心情舒暢。「過去,人家都喊我大師,現在,我喊它們『大師』。」
切片機不僅可以削乾子,還可以削牛肉,並且把削出的牛肉片擺成盤子。「在切片機嘴邊擺一隻盤子,然後在儀錶上設定圓形、豎形、橫形,圓形可大小,豎形可高低,橫形可長短,各種花式都可以擺。」
設備連接,就是一條生產線
與自動精密切片機一樣,同時從德國進口的,還有動物性原料刨片機、切絲機,以及商用鉸肉機和鋸骨機。
不同於切片機的是,刨片機、切絲機用於生的肉類加工。「生熟分開,有利於控制食品安全。」黃忠拿出一塊凍肉,放入刨片機,然後設定1毫米厚度,摁下按鈕,出來的是像羊肉卷一樣的肉片。
黃忠說,刨片機上加一套配件,還可以切根莖和莖葉植物,比如馬鈴薯、番茄和白菜,「如果把刨片機和切絲機連起來,就是一條生產線,肉塊放進機器,最後肉絲出來。」
「與國產鉸肉機不同的是,德產商用鉸肉機鉸出的肉,溫度沒有變化,保持了肉的新鮮。而且,形狀不是通常所見的泥狀,而是顆粒狀,製作成肉圓,口感更好。」
鋸骨機是用來鋸牛腳、豬手和排骨的。「用人工,需要廚師有三到五年的基本功;用鋸骨機,剛學徒的廚師就可以了。」同時,還配有鯊魚手套,萬一操作不慎,也不會傷到手。
廚師長不上班,肉一樣好吃
食材經過加工,就進入了烹飪環節。烹飪有6台機器,即萬能蒸烤機、商用電磁爐、電炸爐及微波爐、煮麵爐、焗爐。
「這些機器,全部有電腦晶片,可編程輸入。」黃忠舉例說,萬能蒸烤機可以編9000個程序,能精準控制時間、溫度、熱源和濕度。「大廚靠經驗烹制美味佳肴,而通過萬能蒸烤機,只要把大廚的經驗,比如時間、火候,進行數字化輸入,就可以烹制出一樣的美味。」
「我把自己的經驗,通過數據輸入,結果燒出的紅燒肉,比傳統做法好吃。」黃忠說,傳統的烹調紅燒肉,是用水煮,而萬能蒸烤機不沾一滴水。
如果說,廚師長的紅燒肉可以打95分,但老百姓通常只能吃到70分的紅燒肉,因為廚師長很少親自燒肉。「紅燒肉燒得好吃不好吃,一看廚師技術,二看廚師心情,很難吃到一樣好吃的紅燒肉。」黃忠說,把最好的廚師經驗,變成數據輸入電腦晶片,不管廚師水平如何,也不管廚師長是否親自動手,紅燒肉的水平都不會下降。
廚房為何要「數字化革命」? 能壓縮成本便於擴張
「首先是被『逼』出來的!」家和宴總經理張斌說,這一「逼」逼出了新想法。
張斌,上海人,父母於1978年開飲食店,是上海第四家私營飲食店。因為這個緣故,張斌後來讀了餐飲專業。畢業後,跑過不少「大碼頭」,也就是大的餐飲連鎖企業。
「食材,房租,工資,幾乎所有的成本都在增加,唯一沒有怎麼變的是餐標。」去年,張斌看到,一些知名的中餐連鎖,如真功夫、小肥羊,都不同程度遇到了成本瓶頸,「門店減少,大幅縮水」。
不同的景象是,洋快餐卻越擴越大,肯德基、麥當勞平均每年擴張500家門店,去年,這個擴張速度沒有變。「我拉兒子上街吃中餐。他說,不去,就要吃洋快餐。考試考好了,我問他要什麼獎勵,他說,吃洋快餐。這樣下去,我們下一代就沒人吃中餐了。不吃中餐,我們還有什麼民族的餐飲文化!」
中餐為什麼敵不過洋快餐?張斌的答案是,中餐沒有產業化。「餐飲做不好,所有下遊產業鏈都弱。洋快餐用到的農產品原料,比如雞,它的價格品質數量就穩定。而洋快餐用不到的,比如豬肉,價格就起伏不定。」
中餐如何產業化?張斌的想法是,首先要來一場「廚房革命」,減少廚房的人為因素,讓食品安全可管可控,並實現菜肴製作各個環節的標準化。
經過與德國朋友交流,張斌發現,一些洋快餐及中式快餐,使用的多是德國餐飲設備。「不過,只是零星的,缺少整體的引進。」 就這樣,張斌萌生了整體引進德國廚房設備的想法。去年底,這些設備進入「家和宴」,開始了試運行。
「數字化廚房」改變了什麼? 效率提高了,廚師變「文氣」了
「數字化廚房」試圖改變什麼?與傳統廚房相比,「數字化廚房」又改變了什麼?
「『數字化廚房』處處體現了科學化、整合化。」張斌說,首先看布局,傳統廚房是一種平面布局,而「數字化廚房」則是立體布局。
傳統廚房的布局是三條線,即爐頭、打荷、切配。如果按「家和宴」450人的就餐要求,需要3組灶台、6個爐頭,長度達8—10米;打荷線與切配線與灶台工作線長度一樣,所以佔用空間變大。「我們的『數字化廚房』佔用面積僅20平方米,是傳統廚房的三分之一。」
「數字化廚房」的立體布局分三個層次,上層是吊架層,擺放器皿和保溫設備,中層是產品和原料,以及高度整合的設備,下層是冰箱。
其次是烹飪方式的改變。傳統廚房是利用一種設備進行按部就班的烹飪,比如用鍋,一個廚師要挨次操作下列程序:滑油—洗鍋—燒鍋—淋油—下菜—出鍋—再洗鍋。「數字化廚房」則是一個廚師用多種設備燒一個菜,實現流水作業,而且沒有滑油淋油,也沒有洗鍋,速度是傳統烹飪的3倍。
「數字化廚房」共有6台烹飪機器,每台機器的內部空間尺寸都是一樣的,這樣就保證了JN盤在每台機器中能百分之百地利用空間。同時,這6台機器緊挨在一起,長度為6米。「這背後也有數據的科學性,正常人的臂展是1.4米,一個人管控3台機器,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整個烹飪過程。」
「『數字化廚房』不僅是烹飪菜肴的數字化,還有基於科學與效率的廚房布局、機器設備的數字化。」
在「數字化廚房」中 安全管理和標準化如何實現?
「安全管理與標準化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張斌介紹,食材被採購回來後,經過粗加工,就被裝入進口的食品盒,然後貼上色標,色標分三種顏色,分別代表保存時間是24小時、48小時和72小時,乾貨貼上72小時色標,生蔬菜貼上48小時色標,肉類貼上24小時色標,「超過時間一律倒掉。精加工後,也就是烹調後的菜肴,也要貼上色標。」
食品分類儲存,這既是標準,又是安全控制。生食儲存在透明材質容器內,半成品和熟食則儲存在食品級不鏽鋼容器內。
而機器的使用,減少了食品與廚師身手的接觸,所以不易汙染。
「熟」的標準不是100℃
烹飪也有6台機器,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標準和安全保障?根據國際標準,「熟」的標準是,食品中心溫度為74℃,食品安全危險區是60℃—71℃,這個區域的溫度,細菌會快速生長。
「誰能如此精準地控制這樣的溫度?廚師嗎?不行!只有靠設備。我們所有的熱加工食品,溫度都是85℃,之所以將溫度標準提高,這不僅考慮了安全,也考慮了食客的口味,因為揚州人愛吃熱食。」張斌說,「數字化廚房」不僅科學地控制食品加工溫度,還控制環境溫度,「我們廚房溫度始終保持在18℃。」
廚師變成了腦力勞動者
「你看不到傳統廚房的髒亂差,你也看不到廚師的不良習慣。因為有了儲存分類,你無法胡亂擺放,設備要求你按流程操作,你的行為無法不規範。」黃忠深有感觸。
「現在,中餐店有幾家敢敞開廚房?如果說得太透、看得太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就會不放心、不相信。」張斌說,「數字化廚房」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廚房的印象,不僅如此,「下廚也不再是繁重的體力活,廚師有了尊嚴。」
因為正在試運行,家和宴廚房只有7個員工。「正宗的廚師就兩個,其餘五個都是大學生,操作和維護設備。」
王建坤,在讀研究生,曾任知名中餐連鎖「大娘舅」的副理。「聽說了『數字化廚房』,以前沒見過,也沒聽說過。憑我在餐飲業的見識,覺得這個前景一定不錯,就下了決心,休學來加盟。」
噪音、油煙,是傳統廚房對廚師身體的傷害,同時也讓廚師極易產生自卑心理。而在「數字化廚房」,廚師由過去的體力勞動者,變成了腦力勞動者。「怎能不讓人感到自豪!」
「數字化廚房」解放了一個職業,不止於生產效率,還讓具有更高知識層次的人,昂首進入廚房。「廚師不再靠手藝吃飯,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菜品的研發,以及美味與營養數據的收集。」
「他們是不是類似於大學烹飪系的教授?他們還能被稱之為『廚師』嗎?」張斌笑著說,該叫他們是「烹飪研究人員」。「有點文縐縐的,也許不久的將來,民間會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稱呼。」
機器做菜比得上廚師嗎? 難點:做法、風味如何轉化成數據
「中國餐飲業應重視烹飪設備與勞動方式的科學化、現代化發展方向,這不僅可以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同時也能進一步降低廚師的勞動強度。」
這是上世紀90年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寫給揚大旅遊烹飪學院的一封信,後發表於1994年第4期《中國烹飪研究》。
中餐要不要「標準化」? 淮揚菜標準化的空間更大
不少人念念不忘的是,傳統的手工烹飪,不僅鑄就了中國菜肴一菜一格的民族個性,而且也形成了中國菜品色香味形的審美標準。如果按照錢老的說法走下去,搞科學化、標準化,中國烹飪的文化個性安在?
「沒有標準化,菜的好壞,依賴於廚藝和酒店的自律,這帶有隨意性和不可控性。」揚大營銷專家封志明說,如果代之以數據化的機器,就可以把隨意性和不可控性降到最低。
「淮揚菜要走出揚州,門檻很高。比如,乾絲切不出來,鴨子脫骨脫不出來,沒有這樣的手藝,你淮揚菜怎麼走出去?」中國烹飪大師、揚大副教授周曉燕說,如果有一套機器,能代替手工操作,何愁不能向外拓展?
「把淮揚菜的手工做法、風味傳統,轉化為數據,編程後輸入機器大腦,既提高了效率,也不會改變風味。」周曉燕表示,「中餐的擴張,必須有標準化作支撐。」
周曉燕話鋒一轉,快餐可以全方位實現標準化,而酒店餐飲的標準化要有等級區分,也就是標準到什麼程度。「要把大師的操作分解成數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原料改變了,所有數據都要重新採集。比如青菜,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不一樣,所以烹調的工藝也不一樣,數據自然也不一樣。」
機器做菜有廚師好吃嗎? 有數據,就能做出「大師菜」
淮揚菜講究色香味形,尤其是「味」,機器能超過人工嗎?
「有這種想法的,也許不少。但這是個誤區。」張斌說,像「家和宴」這個規模,要保證每個菜品穩定好吃,需要三四個薛泉生這樣的大師,但有幾個飯店能請得到,「也就是說,即便人比機器能做得更好吃,但你就一定能吃到嗎?」
傳統廚房生產的菜肴是否好吃,與廚師的手藝有關。但張斌認為,目前,因為用工緊,在一般的飯店,除了廚師長,其餘多是學徒工。
「菜肴製作有8個環節,有一個環節不到位,菜就做不好。」張斌說,首先看飯店條件,傳統的好吃,取決於原料、儲存、加工、技術、管理、環境好壞,「現在的飯店,有多少同時具備這些『好吃』的條件!」
對於現在的廚師,張斌的感覺是,「技術含量越來越低,哪裡原材料好,哪種調味品好,廚師不知道,喪失了對這些的辨別,只能任由老闆採購。廚師變成了單獨把『生』變『熟』的操作工。」
張斌認為,廚師應該有四大技能,即原材料辨別、儲存、加工、烹調。
「機器把一道菜做得好吃,也需要一個過程。」張斌說,這個過程就是,把最好的大師請來,把他做一道菜的各環節數據收集起來,輸入電腦。
張斌以獅子頭為例,製作步驟是:手工剁肉—上料攪拌—燉燜,這些環節都有數據,比如燉燜,先把水燒到沸而不騰,然後是獅子頭下鍋,把火開大,恢複到沸而不騰,蓋上大白菜之類的輔料,但過一段時間就調火,因為要始終保持沸而不騰,直到4小時。「要知道,沸而不騰的溫度是92℃。如果用機器做,很簡單,溫度設定92℃,時間設定4小時即可,不需要不停地調火。」
「有了『最好吃』的數據,機器就能穩定地做出『好吃』的菜肴。」張斌說,即便是大師做,也有可能今天好吃,明天就不好吃了,因為他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有失手的時候。
「數字化廚房」將帶來什麼? 或讓淮揚菜真正走出去
有一個案例,說的是兩家麵店的不同命運。第一家麵店給客人下面時,老闆總是問:要不要加個雞蛋?而第二家的老闆總是問: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幾年後,第一家麵店關門了,第二家麵店火了。
「這就是先人一步的命運迥異。」揚大營銷專家封志明說,「數字化廚房」就是「先人一步」,這種「先人一步」,將使餐企「高人一籌」,對同行產生「鯰魚效應」,也為淮揚菜走出揚州開啟了一扇門。
給消費者主動「加雞蛋」
「數字化廚房」對成本和安全的控制,傳導到消費終端,獲益的是消費者。
張斌介紹,「家和宴」同時可供400多人就餐,如果是傳統廚房,滿負荷運行,約需45個廚房工作人員。而「數字化廚房」,15個人足矣。「一般的飯店,毛利潤達到50%才賺錢。而我們只要達到35%,就可以盈利了。因此,同樣的菜,我們就有價格優勢,就可以讓利給消費者。」
「隨著『數字化廚房』數據的完善和成熟,飯店的複製擴張將變得更容易。」封志明說,門店越多,規模越大,就意味著成本越來越低。
「『數字化廚房』可帶來三重安全利益。」封志明分析,一是有沒有毒,二是衛生不衛生,三是菜品穩定不穩定。
有沒有毒?家和宴「數字化廚房」配備了兩種檢測設備,即農殘和重金屬檢測設備,一旦超標將被拒之廚房門外。
衛不衛生? 菜品穩不穩定?
「數字化廚房」依靠機器操作,減少了人與食品的接觸,自然也就減少了病毒和細菌的汙染。
「數字化廚房」的烹飪由數據說了算,而且機器不像廚師,不會有勞累的時候,不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也不會有手高手低的時候。相反,隨著數據越來越完善,菜品只會越來越好。
「價格比同行低,吃得更安全,這就是『數字化廚房』主動加給消費者的『雞蛋』。」封志明說。
對同行 是「鯰魚」也是「老虎」
揚州餐飲業有一組被屢次引用的數據:2000年以前,揚州餐企總數僅有1000餘家,到了2008年底,全市餐企總數將近5000家;2000年以前,揚州餐企毛利潤每桌最高達到60%左右,而到了2008年底,每桌毛利潤不足8%,甚至出現虧本經營的現象。
原因何在?房租漲,物價漲,工資漲,唯有餐標無法漲。面對一片「漲」潮,餐企們束手無策,無法化解上漲的成本。
事實上,揚州餐飲企業所面臨的,不僅僅是成本這個嚴酷的現實,還有食品安全,還有擴張的無奈。
「對於這一系列困境,『數字化廚房』正在一一突破。」封志明說,「你工資漲,我用工少了;你廚師掌控不了安全,我用設備規範你的行為;你依賴廚師,我把廚藝編程為數據,沒有廚師照樣擴張開店。」
封志明預測,「數字化廚房」對揚州餐飲業可能帶來兩種結果:一種是同行的進步,一種是同行的死去。
第一種結果,「數字化廚房」是一條鯰魚,它激活了同行的求生慾望,通過創新擺脫困境。第二種結果,「數字化廚房」是一隻老虎,吃掉故步自封的同行。
對產業 讓淮揚菜真正「走出去」
揚州是最早得到論證的淮揚菜之鄉,擁有培養烹飪人才的高等學府揚州大學,「揚州三把刀」享譽全國,這些都是發展揚州餐飲產業的先天優勢。然而,到目前為止,揚州沒有一家餐企進入過「全國餐飲百強企業」。這是一種痛,痛在沒有產業化,痛在難以走出去。
講究刀工,善於用火,一菜一品,追求本味,等等,這些都是淮揚菜獨有的特色。「這些特色,在傳統社會,是一大優點。但在現在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某種程度上就變成了缺點。」封志明說,這些特色對廚藝的依賴性很強。
好的廚藝需要優秀的廚師。但培養一個優秀的淮揚菜廚師,時間可不短,至少三五年。「餐企要擴張,總不能等上幾年才開一家門店吧!」
中餐基本上都是「經驗操作法」,比如一盤長魚,不同的廚師選用的配料不同,製作手法不同。
「產業化必然追求標準化。」封志明說,怎麼才能算產業化,首先是要形成社會普遍承認的規模程度,有了標準,才能迅速擴張。洋快餐在全世界的推廣,就得益於標準化。
而「數字化廚房」,不僅掃清了「標準化」這個障礙,還築出了「成本窪地」,樹起了「安全屏障」,形成了一種整合競爭力。
「這種競爭力,就是攻城略地的一把利劍。」封志明說,這把利劍何時鑄成,還有待市場的檢驗,這個檢驗就是,如何「調配」出最科學的數據,烹調出最好吃的菜肴。
掃盲:數字化廚房
所謂的「數字化廚房」,就是把傳統廚房從加工到烹飪的過程,由過去的手工操作,變成了由機器一條龍完成。10多台機器多從德國引進,而且都安裝有電腦晶片,可編程輸入加工或烹飪數據。廚師只要把自己的「經驗資訊」變成數據,就可以烹制出一道道菜肴,且一人可控制多台儀器設備。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小編刪除
送給所有做廚師、做餐飲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