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你的困頓,皆由你造就”別再畏難享樂了,做個有遠見的行動派
-01-
假設一下,若你31歲了,上下班代步的不是轎車,而是電動車,你會不會有一陣的心酸與難過?
我想很多人都會,因爲源于攀比。身邊人的優越,往往更加能刺痛人。
那些比你年輕的同事,活得比你滋潤,至少上班可以駕著私家車,不用風吹日曬的騎著電動車。
不妨想象下那個畫面,是不是有一種難掩的心酸。
朋友小李則是如此,31歲了上下班騎著電動車,在這之前,他一直都是徒步上下班,房子租在公司附近,走路也就幾分鍾的距離,讓人不要太羨慕。
可過完年回來上班,小李的公司搬遷了,從原來市中心搬到郊區,選擇何種方式出行讓他爲難,一番思量後,決意還是騎電動車。
于他而言,一沒駕照,二沒專車接送,唯有這樣,才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了。其實,騎電動車上下班特別稀松平常,只不過到了他這,覺得沒面子。
因爲那些比他年輕的同事,都開著嶄新的小轎車上下班,此種情景刺痛了他。我特別能理解,他心裏面的苦悶。
不過,今日之困境,皆是他一手造就的,也難怪同事會在背後嘲諷。
-0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于小李而言,他是兩者皆無,每一天都過得無比逍遙自在。說得直白點,就是怕吃苦,不願爲難自己。
大學那會,有室友喊他去考駕照,他嫌報名費貴,硬是狠下心沒有去。室友只用了一個暑假的時間,就將證拿到手了。
他也只是難過了一陣子,覺得有證有什麽用,又買不起車。等到他工作後,家裏人再三叮囑,趕緊去考個駕照,他才去報了名。
結果,練了幾回後,因受不了酷暑的炎熱,只好自我擱置了。一轉眼,冬天來臨,可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爲疫情的緣故,他至今都沒拿到駕駛證。
哪怕工作多年的他,能夠全款買得起車,卻也因爲無證的緣故,只好選擇了電動車上下班。
我聽了他的傾訴後,不知道該怎麽安慰他,事已至此,也只能坦然接受,不必理會那些在背後嘲諷你的人。
因爲眼前的困境,只是暫時的,只要心裏面燃起了鬥志,那就不會一直這麽困頓下去。
-03-
其實,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曆。說到底,還是格局不夠,有些許的鼠目寸光。
剛上大學那會,我非常不滿意調劑的專業,一番打探後,原來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是用成績說話,努力考到年紀前幾名,然後申請轉到喜歡的專業去,二是,在此基礎上,同時輔修第二專業。
我思量了許久,覺得這兩條路都行不通,前者競爭太激烈,一個學院就2個名額,後者則是心疼學費,相當于多花一倍的錢。
當時的我,最後兩條路都舍棄了,大學就這麽混過去了。可工作之後,處處碰壁,不得已之下,狠心將自己扔進火爐裏,重新鍛造。
成長是有代價的,昔日因爲眼界的問題,而錯失掉的機會,會在多年以後,讓你連本帶息的加倍償還。
鼠目寸光的人,其實蠻可憐的。因爲在他們的眼裏,看到的更多的是當下的利益,缺乏高瞻遠矚,他們誤以爲是真聰明,盤算過了得與失。
可生活會在未來某處,給他狠狠的一擊,提醒他要有遠大的格局,別再鼠目寸光了。
-04-
當然,格局這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我們需要有憂患意識,不能貪戀舒適區,更不要害怕試錯。
每個人潛在的能量,其實是難以估量的。它到底會有多大,皆有你說了算。這麽說來,似乎有點唯心主義,聽上去蠻玄乎的,可真實就是如此。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得不承認,你當下境遇的好壞,皆是你過往選擇的結果。
蔡康永曾說過一段特別引人深思的話:
“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享樂是有代價的,年輕的時候,崇尚舒適,不願爲難自己,可越往後,才驚覺,原來曾經虛度的年華,成就了他人的彎道超車。
雖說人不要去攀比,但還是要給自己一個參照系,不然你會喪失掉,對人生該有的勃勃鬥志。
人們常說要知足常樂,可我不這麽認爲,要學會去拆解目標,然後堅定不移地去執行,唯有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日漸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