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濕的症狀
體濕即爲體內濕氣,其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對于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脾髒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髒健運,運化水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郁悶、脘腹脹滿、惡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寒、熱都好辦,寒則溫之,熱則寒之;有風咱就驅風,有燥咱就潤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濕的方法,十有八九會傷了津液,濕邪還是除不去,所以中醫裏除了燥濕,還有利濕、化濕、滲濕等對付濕邪的方法 濕是最容易滲透的。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爲奸。濕氣遇寒則成爲寒濕,濕氣遇熱則成爲濕熱,濕氣遇風則成爲風濕,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爲什麽現代人的病那麽複雜,那麽難治?因爲他們體內有濕,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濕氣裏應外合,糾纏不清!怎麽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呢?
每天早上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可判斷體內濕氣很重。中醫裏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麽別扭。
體寒的症狀
“體寒”,以中醫看,大部分叫做“虛寒”,就是體質虛且寒。中醫對于病情,可以用“八綱辨證”法說明,分成“陰、陽、表、裏、虛、實、寒、熱”這個八綱辨證,虛跟寒都在同一個人身上表現,所以我們就說這個人虛寒。寒體質的人就怕冷,再加上虛就更怕冷了。長期處于寒性體質,女性會影響到生育、月經等,男性就會引發性功能障礙。
體寒是由于體質和生活習慣的交錯而引起的症狀,要想徹底治療體寒,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留意,並且長久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有效地防治體寒。身體中的熱量大部分是由“肌肉”産生的,特別是通過下半身肌肉的“使用”,能夠有效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體熱的效果。平日裏,可盡量用腳尖站立,拉伸拉伸手指,血液循環流暢了,體寒也就得到了有效預防。
輕度體寒症狀:
1)怕冷,手腳冰涼;2)容易感冒且感冒恢複期長;3)生理期經痛嚴重,腹部有垂墜感;4)面色暗淡,無血色;5)易疲勞,關節部位易酸痛;6)睡眠質量差,睡眠淺。
符合以上3項即可視爲輕度體寒。
中度體寒症狀:
1)口腔內易發炎,易長口瘡;2)容易便秘,經常覺得肚子漲;3)生理期紊亂,天冷後易延期或量少;4)皮膚幹燥易幹裂;5)腳後跟易幹裂,腳部血液循環差;6)愛吃水果、冰激淩等冷食。
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爲中度體寒症狀。
重度體寒症狀:
1)尿頻尿液不易排出;2)下半身水腫嚴重;3)睡一夜手腳都仍冰冷;4)起床時手腳發麻;5)經常感到疲倦,四肢發酸,沒有精神;6)經常感到胃脹氣。
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爲重度體寒患者。
無論體質如何,認清事實,調理身體是首要的,如果是肥胖人群,先把脾虛調理好,身體也會跟著慢慢瘦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