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色情品會給人們帶來傷害?色情品會給人們帶來哪些危害?作爲父母,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會更好地跟孩子溝通,幫助孩子更好地思考和做出更好的決定。
爲什麽色情品會給人們帶來傷害?
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于人是靈魂體的結合體。性行爲不僅僅是肉體的結合,而是更深層次的情感和心理的甚至靈魂的結合。
而色情品把人身體的性行爲與人的情感和靈魂相割離,向人們展示了一種純身體肉欲的活動,其中傳遞了一個錯誤信息:性行爲是滿足自己性欲望或相互之間滿足性欲望的活動,對方是滿足自己欲望的物件、東西、而不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價值的人。
色情品的錯,不在于過度強調了性,而在于強調的不全面。因爲,性,不僅僅是性行爲,更重要的是關系,但色情品決口不提關系,將性局限于身體的性行爲。
這樣的錯誤信息,貶低了性的價值、扭曲了性行爲的意義。
色情品會給人們帶來哪些危害?
- 對青少年大腦的影響
從神經生物學上來說,青少年的大腦處于飛速的發展期,大腦的皮質層異常的活躍,在這個時期,大腦很容易被感知到的獎勵所激發,大腦中的獎賞通路——腹側被蓋區、伏隔核和前額葉皮層——正處于最敏感的狀態。
當受到刺激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到這條通路中,産生記憶和動機的級聯效應(cascade effect)。
很多人都知道,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本身並不壞,事實上,多巴胺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沖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覺有關,可以用來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
當一個人第一次看色情品時,會出現多巴胺激增的現象,大腦會儲存記憶這種興奮的體驗,多巴胺會向它所作用的大腦區域發出極具誘惑力的信號:“再來一次、再來一次!”當青少年的多巴胺因色情驅動而激增時,他/她(尤其在缺乏自控力的情況下)很可能會不斷關注引發這種沖動的東西,並不斷地尋求新的刺激。
糟糕的是,色情會讓人上瘾,但永遠不會讓人滿足。對一個被色情奴役和控制的大腦來說,色情品就會變得像食物和水一樣成爲一種基本需求。而且,隨著刺激頻率增加,需求也不斷增長,需要越來越多的刺激才能産生同樣的滿足,于是會形成上瘾、沖動和不斷尋求刺激的機制。
- 色情品削弱人們建立健康關系的能力
色情品容易讓人無法看到全局——對色情的直接渴望取代了對關系的投資。
①色情品將性欲引向一種幻覺,而不是一個人;
②色情品讓人形成一種消費心態,把他人當“消費品”去滿足欲望,而不是發展關系,他人是滿足自己欲望的物件、東西,而當他對一個人感到厭倦時,會找另一個新的人替代;
③在“消費者”心態影響下,性行爲會變得只關注自我欲望的滿足,而不是爲他人著想,“愛”變成了有條件的索取——“我想要得到什麽”而不是“我能爲你做什麽”;
④色情品會擾亂兩性關系中的自然性功能和滿足感,色情品很容易使性喚起依賴于露骨的或色情的圖像、對話或幻想,在缺乏此類刺激材料的情況下,沉迷于色情的人可能會依賴藥物來達到喚醒,導致性功能變得令人沮喪和崩潰。
- 青少年持續使用色情品的影響
①會形成不真實的性觀念和價值觀
②容易産生性攻擊行爲
③容易産生性放縱行爲
④對性愛過早産生興趣
⑤對自己身體産生質疑
⑥對自己的性能力産生質疑
⑦抑郁情緒(研究證實,經常觀看色情品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如何幫助青少年遠離色情品?
- 父母要做好性教育的溝通和引導
在我國,制作、傳播色情品是違法的,但是,色情品防不勝防,所以家長需要對色情品有正確的認識,在孩子出現相關問題時正確地引導和應對。
有些家庭在孩子出現性意識的萌芽時采取回避、搪塞的態度,以致孩子出現困惑的時候選擇通過網上的各種自媒體傳播的不良視頻和信息來了解。
作爲父母,平時要多學習性教育知識,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對孩子在性方面的困惑和問題,感同身受地、坦誠地給予理解和解答。父母也可以給孩子買青春期性教育的書籍,表達對孩子的愛和關心,讓孩子通過正確的渠道了解性相關知識。
我經常跟父母講,親子關系勝過親子教育,而好的親子關系不僅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條件,親子關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有研究發現,親子溝通水平與青少年在網絡上搜索色情信息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親子溝通水平越高,青少年在網絡上搜索色情信息的行爲就會越少,親子溝通水平越低,青少年在網絡上搜索色情信息的行爲就會越多。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看了色情品,也不要驚慌,更不要責罵孩子。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經曆困惑、曲折和蛻變。尤其青少年正處于性心理發展迅速、性意識活躍以及性欲望增強的青春期,在性沖動的驅使下浏覽色情信息,是很正常的。
但要讓孩子知道,色情品不是性愛教科書,也不是親密關系教科書,色情品是用來挑撥、激發人的性欲的;要客觀地讓孩子知道色情品錯在哪裏,持續使用色情品有哪些危害,如果效法色情品的做法,結果不僅會傷害他人,也會傷害自己。
- 父母要與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規則
科技本身沒有錯,但不受限制的使用科技會帶來不良後果。在當今科技時代,作爲父母,需特別謹記一點:當你允許一項新科技或電子設備進入你的家庭時,你就增加了一份教養子女的責任。
家庭需要使用電腦、手機、IPad、電視等産品,也需要電影、視頻、遊戲、音樂等娛樂活動,但相應的家庭規則需要跟上。
在做家庭規則時,要召開家庭會議和孩子一起討論,需要在家庭中做什麽樣的規則,爲什麽要有這些規則(限制一些暫時的快樂,是爲了讓他或她獲得一生的幸福和滿足),以及如何始終如一地執行這些規則。
著名的教育專家李力奇和李希拉(Nichy & Sila Lee)在《親子書》中,建議父母可以使用一些監控電腦使用的方法,例如使用網絡服務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簡稱ISP)將內容過濾分類,讓父母設置控制權限,該設置會告訴你如何屏蔽不合適的網站;如果孩子浏覽不合適網站已經成了嚴重問題,可以安裝Covenant Eyes等程序,這種程序每個月會寄給你電腦浏覽所有網站的清單(前提是提前告訴孩子,電腦上安裝了此類程序)。
很多家庭的實踐證明,在家庭會議討論之後,起草一份“互聯網使用條約”之類的家庭約定是很有幫助的,條約主要內容可以包含:①允許孩子訪問的站點:包括網站、聊天工具等;②一天中他們可以上網的時間;③他們被允許在線的時間長度;④違反規則的相應後果(如失去使用手機的權利);⑤遵守規則的特權(如延長與朋友在一起的時間或增加其他自由)。
條約完成後,和孩子共同簽名,並張貼在家裏的公共區域。許多孩子可能想要探索“柵欄”之外的世界,但一起商定的這些條約將有助于他們抑制內心的欲望。
- 幫助孩子緩解生活壓力,尤其要培養熱愛運動的習慣
當人們有壓力的時候,常常會通過一些具有破壞性的發泄渠道來應對壓力,青少年也不例外,父母需要特別留心,幫助孩子緩解生活壓力,尤其要培養孩子熱愛運動的習慣。
人在發育過程中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嬰兒時期,一個是青春期。在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腦處于飛速的發展期,大腦的皮質層異常的活躍,在這個時期,培養熱愛運動的習慣,對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和好處。
運動時需要大腦去發送指令,所以運動不僅會刺激肌肉與骨骼,還會刺激大腦與神經,約翰·瑞迪(John Ratey)被稱作揭開運動和大腦秘密的人,他在《運動改造大腦》中說:
作爲一種治療手段,運動對大腦的作用自上而下,這迫使成瘾者適應新刺激,讓他們學會並意識到可以選擇另一種健康的未來生活。這是活動—依賴性訓練,雖然它不像吸食可卡因那樣立刻産生興奮感,但它會源源不斷産生越來越多的滿足感,而且久而久之,會成爲一種自然而然的需求。
這些研究表明,通過吸引大腦內更多的基本要素,運動由上而下發揮預防作用,從生理上鈍化大腦對瘾品的渴望。腦中那些陳腐的神經回路已經自動地盼望瘾品的刺激,而運動可以繞開它們轉而重新建立起新的突觸路線。
對于那些正處于焦慮中的父母來說,這是個多麽好的消息!所以,現在,就可以行動起來,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長期運動的計劃,而在陪伴孩子運動的過程,又是絕好的增加親子溝通和促進親子關系的機會。
作爲父母,當我們客觀地和孩子溝通和交流色情品的本質和危害,而不是以說教、管制、恐嚇等方式時,孩子會更願意主動遠離色情品,成長爲一個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