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遊的第二站是甯城,這裏這裏的主角是遼中京。
遼朝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他大致與北宋時期並列。繁榮時,遼朝建五京,與北宋對峙,我們時常看到的楊家將與契丹蕭太後的故事,都是在這個時期。
遼中京大定府就是當時的五京之一,是遼朝的都城。這裏自公元1007年奚王獻地給契丹後開始修建,自此,原有巴林左旗的遼上京臨潢府降爲陪都。
遼中京較上京更加接近中原腹地,是在澶淵之盟之後,遼與宋等國使節的重要交流之地。宋代的包拯、蘇轍,沈括等,出使遼國,都是在此。
遼朝的很多重要大事,也發生在這裏,比如說,天龍八部裏寫的耶律洪基與蕭峰遭遇的那場叛亂,重元之亂就是發生在這裏。
01 遼中京遺址
現在的遼中京遺址位于甯城縣西側,車程大約10分鍾。
這裏的布局模仿了北宋的開封,分外城、內城、皇城三重。是遼代鼎盛時期的都城,是遼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中的大明塔和明代的甯王府正位于內城陽德門外。
遼中京遺址景區以大明塔爲中心修建,旁邊設有博物館,現在免費供遊人參觀。
我們到的時候是十一假期,人流不少,還有好多本地人,帶著孩子來玩。
曾經烽火硝煙的都城,如今已成爲尋常百姓之家了。
02 大明塔
大明塔,原名應爲大甯塔。清乾隆曾寫《題大甯塔詩》,有“自遠早見郁迢娆,逼近欲瞻翻不易”的詩句。
大明塔位于遼中京內城正南門——陽德門外東側,現在在甯城遼中京遺址中。
這座塔爲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高80.22米,在高度上僅次于陝西省泾陽的崇文塔和河北省定州市的料敵塔,是全國第三高塔,體積爲全國第一。
大明塔的地宮尚未被挖掘,因而很多傳說還有待驗證。甯城作爲遼中京曾繁華鼎盛過,在金代被作爲北京大定府,元代爲北京總管府,明代設大甯衛,後在明成祖朱棣奪位時期被焚燒稱爲廢墟,只留下了大明塔,並在清鹹豐年間補修。
03 半截塔
半截塔位于遼中京古城遺址西南角,建于遼清甯三年(1057年),平面爲正八角形,實心密檐式磚塔。該塔疑在元至元27年(公元1290年)大地震時倒塌,1984年曾進行維修。
04 金代小塔
遼朝滅亡後,金接管了遼中京,並將其改爲了北京大定府。這裏不再是都城,相關的建築規模也有所縮減。金代也崇佛,在這裏修建了一座小塔。
這座塔高24米,爲平面八角,13級,密檐式實心磚塔。底座爲須彌式,高2.7米,邊長3.3米。底座每面上部雕仰蓮,仰蓮下雕有蹲伏狀獅子一只,兩旁轉角處雕有力士。獅與力士呈背負佛塔姿態,其身材粗矮健壯,顯得魁偉有力。
我們看到塔下的佛像,香爐,可以知道,這座小塔至今仍有人祭拜。
05 甯王府
甯城是一座從遼至明,延續數百年的古城,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分封了他的兒子在全國各地駐守。其中甯王朱權就在這裏,當時,這裏叫做大甯衛。
甯王原本在這裏安靜的生活,經濟文化發展的也很好,只是朱元璋死後,趕上“靖難之變”,甯王被朱棣騙至南京。後來城池也在公元1399年的戰火中焚毀,大甯衛也被撤銷。
至此,這座數百年曆史的城池宣告結束。
06 古城
遼中京古城占地面積很大,城牆殘骸大約兩米高,城中雖沒有其他古建了,但卻有很多小村。這些小村在城中世代耕種,守護著這片土地。
我們說守護,是因爲,他們一直都保護著古城的遺址,自發修路,還幫助政府防範阻止盜墓行爲。
我們走在城垣之上,看到還有些祭祀品,可見附近的居民對這片土地,有著很強的歸宿感。
城裏的小村也很有特色,房屋都經過政府的統一規劃,充滿了契丹民族的特色。
村中的青磚瓦房之間,還做了一些雕塑。牆壁上也設計了很多壁畫,記載了這座古城的曆史。
不過,印象最深的,還是這裏的居民,他們熱情好客,歡樂平淡的過著農耕生活。
現在秋天是收獲和脫谷皮的時候,好多人都把稻谷堆到鄉路上,左鄰右舍的嘻嘻哈哈的開車幫忙壓谷子。
我們在城邊的古城飯店吃了飯,這裏的旅遊業發展得越來越好,這家有著23年曆史的老店生意非常火爆,桌子都鋪到後院了。
他們的飯菜做得很好吃,量大,價格也很實惠,老板最近正在琢磨,要不要蓋二層小樓,可又擔心老顧客認不出他們。O(∩_∩)O哈哈~
07 博物館
遼中京博物館正在景區院內,大明塔北側,我們在臨行前特意來觀摩。
這座博物館采用了二層閣樓式的仿古建築方法,樓內面積不大,展示的內容分三部分。
一是關于古塔的故事。赤峰這裏有著悠久的崇佛曆史,古塔很多,甯城古城這裏就有三處。博物觀衆展示了中國古塔的起源和發展曆程,讓人對佛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是這裏的曆史蠟像展區。甯城這裏最輝煌的時候是在遼代,這裏的蠟像展區將遼時的主要曆史事件放在了展區之中,從天神送子,奚王獻地,澶淵之盟,奚王獻寶,遼宋往來,最後到天祚帝王國,反映了遼代契丹族風雲變幻的曆史。
說起來,在這裏還看到一首蘇轍的詩。《奚君》:奚君五畝宅,封戶一城田;故壘開都邑,移民雜漢編。
通過這首詩,可以清楚的了解當年奚王獻地給契丹的故事。
第三區是青銅器和陶、石器相關。中國的青銅器從商周時期就有流傳,這裏展出的是甯城境內夏家店上層文化相關器具(約公元前1000年——前300年,春秋時期)。這裏的文物反映了北方古族——山戎的文化特色。
我們出來的時候,特意在院子裏玩耍了一會兒。因爲古城早年被毀,景區內零星擺設了一些建築殘垣,有些石頭上特意畫了靓麗的油彩,很招小孩子的喜歡。定居在古建中的鴿子也不時盤旋飛過,羽翼扇起,聲音很是壯觀。
08 後記
這次出行有兩件難忘的事。
一件是在古城內,我們到處尋找拍攝點時,遇到了幾位本地的攝影、文化工作者。
從他們口裏得知,這甯城古城從奚王故地直到明代大火,經曆了非常多的故事,徽欽二帝也曾經被俘虜至此,朱棣騙甯王出城,也是在這裏。
他聽說我們沒找到老哈河,就指點我們去上遊尋找,只是當時我們預留的時間不夠,只好將計劃留在下一次出行了。
我們還交流了拍攝心得,一起在半截塔下等光線透過雲層,在大明塔下等待夕陽西下。當時的天非常冷,因爲下雨,氣溫直直掉了10度,可是美景降臨的時候,大家還是興奮非常。
我們最後互留了聯系方式,期待將來再聚。
第二件事是我們夜拍古塔。正因爲結識了幾位大哥,他們幫我們跟景區管理人員溝通,讓我們得以在夜間進入景區,拍攝到了夜晚的古塔。
那天夜裏,正是雲銷雨霁,朗月晴空。我們抓緊時間,在古城中拍攝到淩晨。孩子快樂的玩著手電和熒光棒,我們呢,則看著初升的新月和遙遠的星空,仿佛走進了一幅曆史的畫卷。
我相信,有些人是注定會相遇的。當你看到一處風景,尋找一段故事的時候,總會有些人,與你默契的站在一起。希望未來的旅途中,我們還會有更多的相遇,結識更多的朋友。
本篇圖文皆爲原創,創作不易,請勿轉載。
發現故事,傳承經典。
紅葉和小雷還將繼續走在路上,與您分享旅行的故事。
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