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是福建省的一個別稱,是古代傳下來的叫法,關于八閩的來源,有四種說法。來福建旅遊,這是首先要了解的知識之一。
第一種說法
福建古爲閩地。
- 唐朝
唐朝時,福建分爲五州(福、建、泉、漳、汀),爲福、建(今建瓯、武夷山市、浦城等地)、泉(今莆田、泉州、廈門)、漳、汀、南劍(今南平、尤溪、將樂、邵武、光澤諸地)。
- 北宋
北宋時,福建分爲八州、軍(福、建、泉、漳、汀、南劍六州,邵武、興化二軍)。
- 南宋
南宋時,福建分爲八府、州、軍(福、泉、漳、汀、南劍五州,建甯府,邵武、興化二軍)。
- 元朝
元朝時,福建分爲八路,因此有“八閩”之稱。
第二種說法
福建省在元朝分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建甯、延平、汀州、邵武八路。
明朝時,福建又改爲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
第三種說法
晉朝時,中原戰亂頻仍,衣冠南渡,始入閩者,有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姓。
這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閩後先在閩北(今南平地區)及晉安(今福州)定居,而後逐漸向閩中和閩南沿海擴散,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故稱“八閩”。
第四種說法
南宋設有1府、5州、2軍,故又稱“八閩”。
福建的另外幾種別稱
福建簡稱“閩”,在曆史上先後有“七閩”、“八閩”、“九閩”的別稱。
據古籍《周禮·夏官·职方氏》記載:
“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這裏的“七閩”,是福建見于史籍之始,也是福建簡稱“閩”的出處。
東漢時,鄭玄注:
“閩,蠻之別也……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國數也。”
唐朝時,賈公彥疏:
“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爲七種,故謂之七閩。”
“七閩”概指周朝時散居于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以蛇爲圖騰的七支部族。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有雲:
“閩,東南越,蛇種。”
從遠古開始,福建即有崇蛇的風俗,現在一些地方仍有遺風,如:
長汀有蛇山廟
漳州南門外有古老的蛇王廟
平和縣三平村尊稱蛇爲“侍者公”
南平樟湖坂一帶則流行正月蛇王節祭典與遊蛇燈活動。
而在清朝嘉慶年間蔡永蒹(福建晉江人)的《西山雜志》中則有關于“七閩”的另一種解釋:
“古丹篆釋義皇使盤瓠掌閩爲七族:泉郡之畲家,三山之戶,劍川之高山,邵武之武夷,漳岩之龍門潭,漳郡之蘭太武,汀贛之客家,此即七閩也。”
此說則出于後人附會,最爲明顯的是在遠古時還無“客家”人。
從周朝至今,福建稱“閩”的曆史已有近三千年了。
古代在福建的行政建置常帶有“閩”字,如秦時置“閩中郡”,漢封“閩越國”,南朝陳設“閩州”,五代王審知立“閩國”。
“七閩”曾被用來泛指福建一帶地區。
如北宋年間,福州人蔡伯唏四歲能詩,舉神童,宋真宗趙恒贈其《賜蔡伯唏》詩大加贊揚,首句雲“七閩山水多靈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地靈人傑,成爲傳誦千古的名句。
大文豪蘇東坡在《送張職方吉甫赴閩漕六和寺中作》一詩中說:“空使吳兒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閩路。”
另外蘇東坡還在《虔州八境圖八首並序》一文中說,江西贛州的地理位置是“東望七閩,南望五嶺”。
到了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置福建路,轄福、建、泉、漳、汀、南劍六州和邵武、興化二軍。南宋時,升建州爲建甯府,福建計轄一府五州二軍。
元代,福建行政建制幾經變動,至治年間(1321—1323),福建境內設八個路,均歸江浙行中書省管轄;至正十六年(1356)正式設立福建行中書省,下領八路。
明朝改路爲府,福建全省八路先後改爲福州、建甯、延平、邵武、興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
清承明制,福建依然保持八府建制。
從宋至清的九百年間,福建在大部分時間裏保持八府建制,故有“八閩”之稱。
福州崇奉王審知的閩王廟懸有稱揚王審知的“八閩人祖”匾額,據說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親筆禦題,但這種說法值得懷疑,因爲趙匡胤于976年去世,十年後才出現福建轄八州(軍)的局面。
北宋時期還大多習慣以“七閩”來稱福建,南宋起“八閩”之名始盛。
閩清白岩山,相傳有一百零八處天然岩景,俗稱百景岩,有南宋朱熹題贊的“八閩嶽祖”崖刻。
南宋泉州知府王十朋,在州署衙門題聯曰:
“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邦。”
元代,吳海《遊鼓山記》雲:
“福(州)爲八閩都會。”
明代,鄧應奎《君山歌》有句曰:
“八閩丘壑稱奇絕。”
至今福建人民還十分自豪地用“八閩大地”來稱呼自己可愛的家鄉。
【來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