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養好生,一年少生病。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天清地明,天氣漸暖,是春季裏最受人們重視的節氣之一。這不僅與掃墓習俗有關,更是一個尤爲重要的養生節氣。
那麽,中老年朋友在清明前後這段時間裏,該如何養生,才能達到強身健體、防病長壽的效果呢?下面看看各方專家的指導建議吧。
吃
“兩多一少”很重要
1
多吃“柔肝”的食物
中醫學認爲“春與肝相應”,清明時節應多吃“柔肝”的食物,飲食宜溫,以清補爲主。如荠菜、山藥、菠菜、韭菜、銀耳、大棗等。
2
多吃“祛濕”的食物
由于清明雨多濕氣較重,在飲食上要注意選擇一些溫胃祛濕的食物,如白菜、蘿蔔、芋頭等。
3
慎吃“生發”的食物
中醫認爲,清明正值肝陽上升時節,故不宜進食竹筍、鹹菜、雞、海魚等“發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喝
兩種養生茶可以常喝
中老年保健養生專家特意推薦了兩款清明養生茶,大家不妨多喝一喝。
1
黃芩茶
做法:黃芩6克,綠茶3克,將黃芩用200毫升水煮沸,然後用它來沖泡綠茶,5~10分鍾後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清熱燥濕、瀉肺火、解毒、利尿、降壓、鎮靜等功效。
2
桂圓紅棗茶
做法:桂圓紅棗各5顆,用沸水沖泡。最好將紅棗劃開。
功效:具有補心脾、益氣血、安神、潤肺等功效,主治倦怠無力、失眠健忘。
穿
宜寬袍大袖,不穿白色
中醫建議清明時節宜“被發緩形”。
“被發”就是指該生發時就不要有約束。要做類似于不把頭發紮起來,而隨其披散著的事情,以此適應生發之機。
“緩形”就是在形體上也不要有約束,穿著寬松的衣服。
此外,春天是主肝的季節,肝對應的顔色是青綠,春天的打扮也應該向藍和綠靠攏,可以稍微帶點紅,但別穿白。
住
夜臥早起,7-9點好吉利
春天重在生發,不能總睡覺來阻礙身體氣機的生發,應從起臥時間上做起,盡量做到夜臥早起。
當然,這裏說的晚睡,並不是讓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雞早”,而是相對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適當地晚睡早起能讓人神清氣爽。
早晨7點—9點是辰時,胃經最旺,可以在此時起床並進食。
行
多動少靜,春練別趕早
清明自然界陽氣升發,養生重點在養陽,關鍵是要多“動”,切忌“靜”,不可閉門不出,更不可坐臥太久。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應在太陽升起後。
另外,外出踏青,“動”宜適度。心髒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強登山。
玩
宜放風筝
中醫認爲,只有春天最適合放風筝,因爲春季天地的氣都往上走,這時候放風筝,順應了天地之氣,最有益于身心健康。
每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養生重點,清明節的養生重點是什麽呢?專家解答說清明養生,重在一個“清”字。
清明前後,中老年朋友圍繞著“清”字做好保健養生,一定能“清”出健康,“清”出長壽來。
1 清血管
血管遍布人體全身,對生命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人體的血管就像下水管道,時間長了容易積聚垃圾,應該時不時清理一下。
美國心髒病著名專家亞瑟·阿加特斯顿博士总结了8大“血管清道夫”,能幫我們快速有效地“掃除”血管垃圾:
8大“血管清道夫”:蘋果、葡萄、紅葡萄柚、燕麥、豆類、綠茶、堅果和植物種子。
2 清腸胃
要長壽,就要先“腸壽”。縱觀國內外的長壽名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腸胃好。
腸胃容易堆積毒素,如果不清腸胃,給身體排排毒,容易影響身體健康。
台灣《康健》雜志推薦了食物中的7大腸道清潔“高手”:西蘭花、洋蔥、大蒜、豆類、海帶、黑木耳和全谷食物。
3 清肝氣
4月還是春天,中醫一直強調“春季養肝”。但清明時節切不可對肝髒進補,反而要清肝氣。
這是因爲,清明是人之陽氣生發的時段,中醫認爲,體內肝氣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如果肝氣過旺,影響脾胃,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借此將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
4 清肺氣
清明節氣是流感等傳染性疾病高發時期,要注意養肺,清肺氣。
清明前後是踏青的好時機,不妨多到室外、到公園、到河邊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並適當運動,面對松樹柏樹做深呼吸,給自己的肺髒換換氣,有益身體健康。
5 清心氣
清明前後,天氣忽冷忽熱、陰晴不定,天氣的多變再加上清明掃墓容易使人悲傷、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最終造成心氣不順。
心氣不順,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精神疾病、抑郁、焦慮等精神疾患。所以清明時期要注重清心氣。
清明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心境要暢達,要通過戶外散步、踏青等活動,來清淨心氣,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
清明養好生,一年不生病!這份齊全的清明時節養生指南一定要收藏好,照著做防病助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