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點心制作是我們傳承的手藝,每個地方都有屬于它的獨特的風味和姿態。我們要發現並于大家分享。
1、狗不理包子
它始創于公元1858年清朝鹹豐年間,作爲“天津三絕”之一,更是以其味道鮮美、樣式獨特而譽滿全國。原材用料精細,制作考究,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是18個褶。
2、靖江蟹黃湯包
靖江蟹黃湯包有“兩絕”:一是制作絕,二是吃法絕。品嘗湯包務必遵循: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後吮湯的吃法。
3、開封灌湯包
風味獨特的灌湯包子已有百年曆史,著名食品之一。包子皮薄餡大,灌湯流油,成品出籠後提起來像燈籠,放下去像菊花。
4、南翔小籠包
南翔小籠包是南翔鎮的傳統名産,原名南翔大肉饅頭。因南翔小籠味道鮮、脍炙人口而出名。
5、新疆烤包子
新疆的烤包子面皮是用的死面,不將面皮擀薄後,四邊折合成方形。包子餡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蔥、孜然粉、精鹽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勻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貼在馕坑裏,十幾分鍾即可烤熟。
6、廣東叉燒包
品質好的叉燒包會采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來作餡,面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微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7、揚州三丁包
三丁包子是揚州的名點,是富春包子中最有名的一味。它以面皮潔白如雪、口感軟中帶韌;內餡精細鮮美、口感鮮香有味而取勝。所謂“三丁”,即以雞丁、肉丁、筍丁制成,將鮮香餡料的滋味發揮到極致。
8、利津水煎包
據傳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利津縣城和各大集鎮,就設有很多制作水煎包的店鋪。主要特點是皮呈金黃色,酥而不硬,陷多皮薄,香而不膩。
9、上海生煎包
生煎包最初的名字叫“生煎饅頭”,在上海已有上百年的曆史。其外皮底部煎得金黃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香蔥。聞起來焦香撲鼻,咬下去滿嘴湯汁,故頗受上海人的喜愛。
10、雲南破酥包
特點: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
11、河南一品包子
一品包子造型大方,肉餡鮮嫩,湯汁豐滿,湯汁緩緩的滲入面皮之中,綿軟且鮮香,是開封城裏老少皆宜的名牌小吃。
12、回民羊眼包子
羊眼包子因形似羊眼,故而得名。在回族人的三大節日:開齋節、宰生節和聖紀節中都必備有羊眼包子。食用時類似灌湯包,味道鮮美。
13、四川龍眼包子
將面團發酵後再加上白糖和豬油揉勻而制成的,內餡則是選購了豬肉的前夾後腿肉,和炖湯所得的濃醇雞汁以及山珍佳品的蘑菇,混合後攪拌成香氣四溢的肉餡。入口留香,那滋味就別提多鮮美了。
14、重慶九園包子
九園包子誕生于1937年重慶的較場口。因含香茴甜、醬香濃郁的包子餡和略帶回甜的包子皮很快獲得了食客們的首肯。
15、慶豐包子
慶豐包子鋪始建于1948年,按餡分有傳統的豬肉大蔥、鮮蝦、素包等近10來口味。且制作工序嚴謹,有著嚴格的質量標准。
16、保定白運章包子
白運章包子用料講究,牛羊肉必須是鮮嫩的脊背肥瘦相宜的花糕肉,並且定點購用小磨香油,包子皮選用發面和燙面的獨家配比面粉。做出的包子皮薄、邊窄、餡大、油多,形狀像鈴铛,隔皮就能看到餡。
17、長沙德園包子
名字取自《左傳》中“有德則樂,樂則能久”之意,遂名“德園”。德園包子選料十分精細。糖餡選用白糖、冰糖、玫瑰糖或桂花糖混合相拌而成;肉餡則選用豬前夾縫肉或品質極好的瘦肉,拌以香菇、凍油等調料,做工更是十分考究。
18、成都韓包子
最早是由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開設的“玉隆園面食店”,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曆史。主營分類:叉燒、芽菜、火腿、鮮肉、三鮮、香菇、口茉,附油等8個品種。特色:花紋清晰,皮薄餡飽,松軟細嫩。
——燕紫霞粒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