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這首歌曲意味著《三國演義》開始播放;
同時,也開啓了朱之文的明星人生。
除了嗓音以外,朱之文的成名也離不開那件總被他穿在身上的大衣。
朱之文這個名字可能有人不知道,而"大衣哥"總歸更加響亮一些。
但他能獲得成功,也少不了恩師于文華、金鐵霖的指引和教導。
尤其是于文華,她以欣賞的眼光,發現了朱之文這匹千裏馬。
重點是,她的身世與徒弟的還很相似;
可二人成功的起因,卻大相徑庭。
初生
1969年,朱之文出生的時候,其實于文華才4歲。
于文華出生在河北唐山玉田縣的一個普通農村裏。
于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又因爲家裏人多,家境並不好。
于父運氣很好,最晚出生,排行老麽,所以才有機會娶了媳婦。
而于文華的母親嫁過來時,也才十六歲,後來接連生了6個孩子。
于文華運氣不太好,雖然也是最晚出生,但家裏實在無法給予她優厚的生活。
而她大伯終身未娶,一直與她們一家人住在一起,也一直爲這個家操心做主。
于文華的母親只管幹活、生孩子,掌控經濟大權則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或許于母每天想的,就是該縫什麽樣的衣服,做什麽樣的菜,地裏的活該怎麽幹……
後來,于文華顯露出了體育、文藝方面的特長,沒文化的母親則又多了個任務。
因爲于文華被學校納入了特長班去打籃球,每天早上都要起來訓練。
所以爲了及時喊醒小女兒,母親便趴著入睡,並把胳膊放在臉下邊。
這種方式直接導致母親睡眠極淺,有點動靜就能被驚醒。
但也能讓她及時叫醒女兒,所以她覺得值得。
初中
上了初中,于文華依舊是體育生。
那時特別流行運動服,而且訓練也需要。
老師規定的是藍色腈綸運動褲,恰巧是于文華喜歡的款式。
這也是一個正當而合理的借口,所以于文華那天格外開心。
中午放學後,于文華沖回家告訴母親這個消息。
家裏只有母親一人,她正坐在小飯桌旁吃飯。
聽了需要買運動褲的消息後,母親毫無反應。
她沒有看小女兒,也什麽話都沒說。
她接著扒了兩口飯,便把筷子放下了。
隨後也沒有任何回應,呆呆地看向屋子角落。
于文華不知道母親在看什麽,也不知道她在想什麽。
但是于文華明白了一件事:家裏沒有錢給她買褲子。
本來對于買褲子一事很興奮的于文華,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
她瞬間冷靜下來,吃完飯之後,就該去哪玩去哪玩。
可到了下午該上學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轉機。
于家的鄰居是鐵匠,在村子裏算是收入比較多一點的人家。
于文華出門後,便看到了站在鄰居家門口的母親。
她對此感到很疑惑,不明白母親在幹什麽。
但母親往她手裏塞了一把錢之後,她恍然大悟。
她也沒多想,當下就揣著錢先跑去買褲子。
到了供銷社,選好了褲子,于文華才展開了手掌。
五毛、兩毛、一毛、鋼镚……于文華數完才發現錢不夠。
皺皺巴巴的錢顯得愈發可憐,售貨員的微笑也逐漸消失。
初懂
在這種情況下,于文華並沒有如想象般覺得自己可憐;
她只是突然想到了母親借錢的過程,該有多麽辛酸。
所以她沒有抱怨,不覺得尴尬,更沒有哭。
錢不夠,于文華就用那些錢買了一條肉色帶暗花的緊腿秋褲。
當她初中畢業,去往石家莊藝校,再到踏入中央音樂學院的大門;
于文華行李裏一定會有的東西,便是這條秋褲。
但後來由于搬家次數太多,這條秋褲還是離她而去了。
這也成爲了于文華一個永久的遺憾。
但是,買秋褲這件事所教會她的道理,卻永遠都丟不掉。
于文華常說,沒有這次經曆以及親身體驗,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功。
但我覺得,即使沒有這條秋褲,母親的愛也總會讓她走向成功之路。
爲什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就是因爲苦難會讓人迅速成長。
從買不起運動褲的那一刻起,其他人的嘲笑和歧視,便再也傷害不了于文華。
那條秋褲竟化爲了铠甲,讓她擁有了抵抗外界評價的能力,瞬間成熟、堅強了起來。
當于文華唱著《纖夫的愛》爆紅時,當她在1999年就被評爲國家一級演員時;
當她與捧紅她的丈夫離婚時,當她在婚姻、感情方面受到爭議時;
很少有人會知道,她走過這些日子的動力,起因可追溯到一條秋褲身上。
其實秋褲也就是母愛的化身,所以于文華才會唱那麽多傾訴家常風的歌曲。
—END—
或許在于文華看來,《纖夫的愛》只是歌手與聽衆的狂歡;
但在《想起老媽媽》、《單親媽媽》、《不要惦記家》裏;
卻靜悄悄地裝載著滿滿的母親和女兒相互傳遞的真情實意。
注:原創作品,創作很難!請勿抄襲、洗稿!一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36小時內聯必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