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李鴻章,名聲享譽中外,作爲洋務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和曾國蕃、左宗棠、張之洞共同成爲“四大名臣”,李鴻章這個人擅長帶兵打仗,曾經碾壓太平軍,參與中日甲午戰爭和洋務運動等等著名革命性鬥爭,他的存在迅速推進中國曆史的變革。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曾贊賞李鴻章:“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而如此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人,他這一生的財産有多少成爲了很多人好奇的事情,很多人都說李鴻章其實是個貪官,那麽事實到底事如何呢?
民間說李鴻章是個貪財之人,專門爲他寫了首詩:“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李鴻章是合肥人,另一個意思便是說他貪財無道,民間爲何說他貪財呢?明明是一個對中國改革最具有影響力的人,怎麽可能貪財呢?其實民間說法也有一定的依據,因爲他的資金鏈來源幾乎都在自己手中掌握著,而且這些資金來源全都公諸于世,他的資金來源全都是他洋務運動創辦的企業
其中最著名的企業就是在1865年,李鴻章將上海虹口美商旗記鐵廠收購後,擴建爲江南制造局
另一個就是1987年,李鴻章看准了商機,當時輪船業興起,李鴻章第一個督辦了輪船招商局
費行簡的《近代名人傳》中記載了李鴻章在輪船業,在各種招商局中都有不少的股票,也就是在很多領域都占有股份
梁啓超在《李鴻章傳》中清清楚楚地記載了李鴻章的産業超過百萬,而上文寫的兩個比較出名的産業,也只是李鴻章大量産業中的冰山一角,通商局、銀行、電報局等等行業,李鴻章所占的股份都是大頭!
李鴻章有如此巨大的産業,全都通過他的職位權力來“賺到的”,他可是洋務運動的領頭羊,洋務運動中所創辦的新興産業都需要這幾個“領頭羊”做主,李鴻章也算是通過自己的權力,壟斷了整個中國市場
做人做官都不上正道
李鴻章自從1840年考中進士後,曾國蕃就開始帶領李鴻章遊說于官場,曾國蕃曾說過:李鴻章這個人的才能,絕對可以重用,但是他目前太過心高氣傲,還是得磨練一下他的心智
經過曾國蕃的努力教導,李鴻章的心性和行爲,都開始趨向曾國蕃,可以說,李鴻章的成功,曾國蕃這位老師的領導絕對有第一作用,有了曾國蕃,才有李鴻章!
李鴻章在曾國蕃的帶領下,職位逐步提高,甚至代表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和《越南條約》,李鴻章深知自己簽完條約後,自己的名聲要遺臭萬年,但是他仍然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最前頭,爲了減少利益損失,他不得不簽,當然,他不僅是爲了減少損失,而且還有獲得利益的成分
1896年,李鴻章曾經在俄國和沙皇簽訂了一則條約,名叫《中俄條約》,簽訂這個條約的目的則是俄國想奪取中國東北地區,就在條約中寫出最重要的一條:修建中東鐵路。
而修建鐵路的唯一好處,就是俄國方面將要分三期付給李鴻章300萬盧布作爲“受賄”錢財
堂堂大清朝手足輕重的高官,堂堂中華華夏兒女,竟然爲了300萬呂布,爲了更多的利益,爲了更多的錢財而出賣國家,人人得而誅之!
在國家利益面前,李鴻章很是精心,在自己的小家中,仍然“用心”對待,李鴻章的大管家曾透露說:“李鴻章本家的田地,每年只收租,收糧都能達到5萬石”,而這些徒弟都是作爲一個“地主”強買強賣,欺淩弱小,強收弱小田地的方法,一點點“積累”出來的
李鴻章所在的朝代是清朝,清朝晚期已經是一個腐敗無能的朝代,在這種大環境下,李鴻章如果能兩袖清風,秉公辦事,那可才是稀奇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李鴻章在國家利益面前,還能只想著自己,這種恥辱也徹底安在了李鴻章頭上,但是李鴻章雖然貪財,但是他所做出的貢獻還是無人能超越的,所以我們在評價這些曆史人物的時候,還是要客觀分析,畢竟每一個方面都有每一個方面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