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赫爸仔媽育兒原創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喜歡外出玩耍。在玩耍的時候也不會讓家長省心,一般孩子之間發生最多爭執的原因無非就是爲了搶玩具。
尤其是0—3歲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最容易發生這樣的問題。在這類孩子的思想意識中,“我喜歡的就是我的”。因爲這個想法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發生不少的麻煩事。
兒子搶奪他人玩具,一旁奶奶瞪眼怒怼,兒子媽媽下意識的行爲值得稱贊
瑞瑞是一名兩歲的小男孩,平時都是媽媽一個人帶的。一家人最近搬到了一個新的小區。
瑞瑞正是調皮的時候,每天都想要下樓玩耍。
有一次,媽媽帶著瑞瑞下樓,走到物業區的門口,看到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于是瑞瑞也跑了過去。
瑞瑞因爲臨走太匆忙,並未帶任何玩具。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有玩具,瑞瑞開始動上了“壞心思”。
只見在花園旁邊有個小妹妹,和瑞瑞年齡差不多大,手裏拿著一個泡泡機。瑞瑞直接過去一把搶奪了過來。
然後妹妹就開始大哭。在一旁正在和人聊天的孩子奶奶看到了,神情開始發生變化。
這位奶奶並沒有因爲瑞瑞是小孩,就放過瑞瑞。而是轉臉對瑞瑞的媽媽怒怼道:“小孩子怎麽那麽沒家教,直接搶東西呢?”
隨後瑞瑞也察覺到異樣,雖然手上握著泡泡機,還是有點不開心。
瑞瑞媽媽直接把泡泡機送還給小妹妹,並讓瑞瑞道歉。因爲瑞瑞還不會說對不起,就直接向小妹妹鞠了一躬。一旁的媽媽也幫助瑞瑞說對不起。
小妹妹的奶奶看到這個畫面之後,突然對自己剛剛說的話羞紅了臉。支支吾吾的說道:“沒想到這孩子還是挺有禮貌的啊。”
案例分析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突然會變得非常“霸道”,不愛分享,甚至愛搶別人玩具。這個現象不是個例,也不是孩子自私,而是孩子缺乏物權意識。
缺乏物權意識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搶別人的東西,將自己喜歡的都當成是自己的。這種情況在2歲左右的孩子身上最爲明顯。
孩子缺乏物權意識該怎麽辦?
• 在生活中要明確告訴孩子“你的”“我的”
兩歲左右的孩子缺乏物權意識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只要孩子內心喜歡的孩子都會認爲這是自己的。
爲了進一步明確孩子思想意識中的物體所有權,在生活中家長可以逐步的滲透。
例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這是媽媽的東西,如果你要使用,要向媽媽聲明。其次媽媽要經常提示這是寶寶的,讓孩子知道只有自己的東西,自己才有明確的物體使用權。
• 不擅自把孩子東西送給別的小朋友玩
在生活中,很多媽媽都喜歡不問孩子的意見,直接把孩子的東西送給其他小朋友玩,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物權意識模糊,影響孩子後期物權意識的發展。
因此在送玩具之前,父母應該遵循孩子的意見,問問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決定。
孩子到了物權意識的敏感期,不愛分享該如何處理?
有些孩子在和他人玩耍時,不願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使得很多朋友開始遠離。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更應該去耐心的教育。
1)理解孩子對自身喜愛物品的保護
很多孩子對于自己喜愛的物品都會格外在意,不允許他人觸碰,其實這並不是因爲孩子小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孩子在乎那個物品,害怕它損壞。
家長要理解孩子,可以先從簡單觸摸開始逐步與他人分享,當孩子知道物品不會被破壞的情況下是願意和別人分享的。
還有一部分孩子是因爲自己擁有的東西太少,很難做出割讓這一步。
在孩子成長階段,家長一定不要太過吝啬,尤其是同等家庭,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導致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豐富孩子所擁有的,給孩子增加選擇性,他會更容易打開心門。
2)讓孩子體會分享的快樂
家長要讓孩子理解假如自己有一顆蘋果,別人有一顆梨,如果用自己的一半蘋果交換別人的一半梨,這樣兩個人都能吃到蘋果和梨了,這就是雙倍的快樂。
孩子理解了分享的意義,也會更加願意與他人交換,人際交往也會更加廣闊。
孩子搶玩具,孩子不愛分享玩具,都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家長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耐心的去引導孩子,家長會逐步發現孩子的改變。
赫爸仔媽育兒,專門記錄育兒日常,爲新手爸媽解決育兒問題,在育兒這條道路上,攜手共進,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