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求助:
一個孩子問媽媽,爲什麽同學家開的是寶馬,我們家卻不開呢?
這個媽媽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孩子,怕引導不好,孩子心理會慢慢失衡,或滋生攀比心理,或變得自卑。
這個媽媽的擔憂,讓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後台有媽媽也說:
這段時間孩子在家上課,常常需要打卡。
透過班裏同學上傳的圖片和視頻,孩子看到了很多同學的“家”。
有的同學,除了自己的臥室,還有專門的書房和玩具房。
有的同學家,是有專門樓梯的二層房子。
甚至平時吃穿最講究的壯壯,家裏有一個小遊泳池。每當老師讓發運動視頻打卡時,壯壯都在練習遊泳。
孩子看到這些差異,問了她好幾次“爲什麽我家就沒泳池呢?”
這個媽媽坦言,孩子還不懂什麽叫攀比,可能就是單純的羨慕同學,也想擁有一樣房子、泳池或玩具。
圖片來源:電影《寄生蟲》
她隱約覺得,這個問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我們條件不好”那麽簡單的。
的確,如何回答孩子的這類問題,既考驗父母智慧,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價值觀念。
“哭窮”式教育,要不得
清華教授彭凱平曾在一次訪談中說:
“如果告訴孩子家裏'缺',我們沒有別人好,其實是一種貧窮感的灌輸。
它會讓孩子産生心理上的匮乏感。”
直接告訴孩子,我們不如別人,這種方式,既粗暴,又會讓孩子心理産生變化。
一個網友,講述了自己的經曆。
她是獨生女,從小家庭條件就可以,兩套房一輛車。
可在她的教育上,父母一直灌輸“我家窮,比不了別人家”的觀念。
幼兒園時,班裏流行芭比娃娃,她一直以爲自己家比別人家差很多,不敢讓媽媽買。
當時她想摸摸一個小朋友帶的芭比,卻被小朋友一句“讓你媽媽給你買啊”,一下子刺傷自尊心。
網友說,那是她第一次感覺自卑的情緒在心裏蔓延。
到了小學三年級,班裏女生興起了買雜志,媽媽依然以“我們比別人家差,要節約”的理由,沒給她買。
她因爲一次也不買,總看別人的,感覺擡不起頭。
初中入學,明明家庭條件允許,別人都背著精致的新書包入學,她卻只有粗糙的麻布料書包。
後來慢慢長大,媽媽也總是以“我們不如別人”的理由,給她買接近正版價格的高仿衣服。
長期這樣的教育,讓她從小就自卑、敏感,心理漸漸匮乏起來:
從小愛畫畫的她,從不敢跟父母提,想去學這類班,因爲怕“費錢”。
高中時,她上過短暫的數學補習班,效果不錯,可她卻因爲從小把錢看太重,遇到學習低谷時,覺得回報付出不成正比,叫停了。
甚至高考填志願,看到學費比較高,都甯願放棄自己喜歡的專業。
網友坦言,日複一日的物質矛盾,讓她的視野、心胸變得狹窄,做什麽事情,都喜歡算計,又怕別人看出來,性格既脆弱,又虛榮,總覺得“心裏沒力量”。
圖片來源:電影《熔爐》
網友的故事,看的人既心酸又心疼。
孩子天生都是有憂患意識的,他們害怕家裏窮、家裏缺、家裏沒有別人家好。
他們會因爲父母的“哭窮”和對比,變的不安和沒安全感,因此會克制、收縮自己的想法和欲望,慢慢變得思想和行爲,都畏縮起來。
《爲何貧困是一種疾病》裏說:如果孩子從小就是“窮人”,那麽他一生都會是“窮人”。
“哭窮”式教育,最容易給孩子制造匮乏的感覺。
而物質上的匮乏可能是一時的,而精神上的短缺,則是一輩子的。
孩子有匮乏感,正是因爲看不到“我也有”
去年,一名外國小男孩回怼同學的視頻被推上了熱搜。
原來,有同學嘲笑男孩沒有名牌鞋子穿。
面對同伴的譏諷,男孩不急不惱地說:
“我沒穿名牌鞋,是因爲我不是一個盲從物質的人;
我穿普通牌子的鞋,是因爲我喜歡它的顔色;
一個人,重點不在于穿什麽牌子的衣服和鞋,而在于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你遲早會穿不下那些名牌鞋,可你腦中的想法、你的智慧、學識卻能永遠啓發別人……”
一個穿不起名牌鞋子的孩子,卻能說出如此“有力量”的話,可見,男孩的內心是富足的。
莎士比亞曾說:
“貧窮卻感到滿足的人是富有的,而且是非常的富有。
而那些盡管富有,卻整天擔心什麽時候變窮的人,才凋零的像冬天的世界。”
一個人“內心無力”的根源,就是因爲看不到自己的“擁有”,從而喪失力量感,産生匮乏感。
無論貧富,當一個孩子只看到別人的好,卻忽視自己的“擁有”時,最易滋生匮乏感。
心理匮乏的孩子,容易走偏
匮乏感,是最容易讓人産生習得性無助的一種負能量。
它會讓人把自己不成功的原因,歸咎爲客觀,而不會聚焦在努力上,持續在跌倒的漩渦裏原地踏步。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我們都見過:
孩子成績不如別人好,他會找理由:因爲同學有做老師的父母可以幫忙輔導;
一個人考不上好大學,他會覺得:還不是因爲我沒錢上好的輔導班;
彈琴跳舞學藝術,成就不理想,他會歸因爲:我父母就沒藝術細胞;
工作後晉升不如別人快,他會說:不過是別人會走“上層路線”……
所有這些聽上去酸溜溜的理由,都是一個人,爲自己內心沒自信、心理能量匮乏做的開脫。
有匮乏感的孩子,還會産生時間上的緊迫感。
面對一個東西,一件事,孩子不相信自己如果踏踏實實積累,靠時間變量,是能得到的,他們會迫切地現在就要得到,現在就要滿足自己的欲望。
在這種欲望的迫使下,很多孩子會不擇手段滿足自己欲望。
這幾年,大學生屢陷“套路貸”的新聞,層出不窮。
很多陷入“套路貸”的大學生,貸款不是用作學費、生活費,而是用來買iPhone、化妝品,甚至是奢侈品。
在山東聊城上大學的張雅,因爲想買一部蘋果手機,從某借貸平台“借”了5000元。
可誰知,利滾利的貸款,張雅還不上了。在債主一再威脅下,張雅拍攝了自己的裸照和一段長達5分鍾的不雅視頻……
很多深陷“套路貸”的大學生,就是在這種壓力極大的情況下,繼續走上別的歧途,後果不堪設想。
圖片來源:電影《熔爐》
心理學家周梵曾說:“有時,生活過得艱難,並不是因爲貧窮,而是骨子裏的匮乏感。”
一個孩子,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習得了匮乏感,那麽,即便手上握有不錯的先天條件,也很難把握屬于自己的優勢或幸福。
孩子心裏有力量,匮乏感就無處立足
生活中,孩子的一些合理欲望,父母是能滿足的,可總有一部分欲望,父母沒辦法滿足。
此時,不想讓孩子産生匮乏感,最好的辦法,幫他們喚起內在的感受,找到內心的價值感。
比如,當孩子對比別人的豪車、大房子,對比外在的物質富足時,我們可以問孩子三個問題:
➤你爲什麽也想要寶馬(大房子)?
幫孩子理清自己的感受,肯定他們的欲望,想開好車,想住帶遊泳池的大房子,不丟人,這反而是激發孩子志向的一種辦法。
➤我們平時開車(住在房子裏),是爲了什麽?
讓孩子清楚的看到:
我們開車,是爲了便捷;而住在房子裏,是貪戀家的溫暖和包容。
雖然我們現在沒有那麽好的外在條件,可生活給我們的豐富感受,一樣都不少。
孩子最終會明白:別人看我們的感覺,或者我們看別人的感受,其實沒那麽重要,自己的感受才最珍貴。
圖片來源:電影《寄生蟲》
➤想要寬敞的汽車,更大的房子當然是一件好事,怎麽努力去實現呢?
這時,父母就要幫孩子發掘他的“擁有”了。
這些擁有,可能是潛能,也可能是興趣愛好,在展望中,孩子能看到一條可行的希望之路。
這些,都是給孩子鼓舞,爲他們注入力量感的辦法。
長長的成長路上,孩子最終會懂得:
對一個人來說,內在的愉悅,永遠比外在的光鮮更重要。
而富足的生活,是長在勤勞的雙手和淵博的學識裏的,只要踏實奮鬥,我們都能夠到它。
有俗語說:“積錢不如教子”。
給孩子萬貫家財,不如給他一顆豐盈有力量的心。
你會看到,一個內心有力量的孩子:
富有時,能把金錢看做工具,不忘精神追求;
而一時的貧困和挫折,也不會讓孩子哀怨,他能在咀嚼現在的“擁有”時,幸福坦然的過好每一天。
這樣的孩子,是能抗挫的,也是有韌性的。
願每個孩子,都能接納自己的不足,並在努力奮鬥中去實現自己的希望。
內容來源|小樹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