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完顔兀術大舉南下。
01、十三年前山河易變,二十五年初入背嵬
靖康之變(1127)距今已經十三年了,二十五歲的年小叔是汴京人,在靖康之變之後就在康王趙構的號召下拿起刀槍抗擊敵虜,在康王南下之後,年小叔的這支隊伍繼續在中原地區戰鬥,但是由于將領的指揮失誤,最後兵敗投降,但是年小叔等人不願與金國爲伍,便被嶽飛所吸納。就這樣,年小叔跟隨嶽飛一路拼殺,成爲嶽家軍中的一員,以年小叔爲藍本的十數萬嶽家軍裏的中華健兒,更是成爲南宋守衛長江中遊的中流砥柱。
在之前數次的北伐戰爭中,嶽飛軍虜獲了不少戰馬,在選拔騎兵的過程中,年小叔脫穎而出,成爲了背嵬軍中的一員。南宋由于缺少戰馬,無論是遼國、還是金國,他們的騎兵都是一人兩騎,甚至是一人三騎兵。
但是,宋代的騎兵往往一營當中,僅有數十匹戰馬。在北宋年間熙甯年二年到五年之間,整個北宋12個牧馬監,每年只能産出馬匹1640匹,而能夠用于騎兵的馬匹只有264匹。北宋尚且如此,失去北方大部分牧馬區的南宋,騎兵的戰馬更是緊缺。所以,每一個南宋騎兵,必然是精銳中的精銳,而背嵬軍則又是騎兵精銳中的精銳。年小叔能夠成爲背嵬軍中的一員,足可以證明其能力超群。
(《續資治通鑒長編》中記載:"馬軍多不精,一營或止有數十匹馬"。)
成爲背嵬軍的過程是非常艱辛的,宋代騎兵選拔的第一個標准就是"四十以下",年小叔正直壯年,而南北征戰,他的體力、武技、騎術都是十分精湛。
嶽家軍中的背嵬軍,是嚴格按照"年四十以下,長七八尺,材必健疾,力邁倫等,能馳騎而善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超越溝塹,馳上陵,逾險阻,絕大澤,涉名水,敢犯強敵,亂大衆者"的選拔標准,而不是像北宋一樣"承平既久,額存而兵阙,馬一營或止數十騎,兵一營或不滿一二百。"
02、年小叔刻苦訓練,嶽家軍枕戈以待
年小叔在入選背嵬軍之後,訓練愈發刻苦。背嵬軍,因自己可以爲主將負酒瓶而倍感榮耀,因爲這是親信的象征。更是對自己在軍旅生涯的認可,能夠爲主將負酒瓶,除了對主將對自己的信任之外,更是軍中精銳的象征!
有了這樣的榮耀感,年小叔對自己的要求也格外的嚴格,訓練起來更是賣力。
騎兵的訓練和步兵有著很大的差距,騎兵之所以是冷兵器最強武力,就是源于騎兵的機動性。而騎兵的機動性,需要的就是"人馬合一"。騎兵在馬上的各種高難度動作,還需要馬具的配合,韓世忠還用"及跳澗以習騎"的方法訓練騎兵和馬之間的配合。
勇氣也是年小叔基本訓練的技能之一,步兵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讓其沖鋒陷陣,但是騎兵不同,騎兵不僅僅要求人能夠沖鋒陷陣,而且還要求戰馬在環境中,都能夠服從騎兵的指揮。勇氣在騎兵訓練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馬上能夠保持平衡,還可以活動自如,左右開弓,劈砍躲閃等等,這些技能,也都是年小叔在背嵬軍中必要的訓練內容。尤其是騎射,更是騎兵訓練內容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年小叔等背嵬軍還需要進行戰術訓練,以此來讓騎兵能夠在短兵相接的過程中能夠即時聽從指令,讓將領能夠如臂使指。
紹興十年,年小叔等人,突然從鄂州被調撥向北進發,大家都明白,戰爭又要開始了。年小叔等近十萬嶽家軍,在鄂州被束縛三年多,無時無刻不想著要北上中原。他們在平時的訓練中更是以實戰爲基礎,在三年中,年小叔及其袍澤無一人敢懈怠。全軍將士的戰術動作每一個都是精益求精,嶽飛擅長左右開弓,背嵬軍士也在嶽將軍的教導下精于騎射。在高強度的訓練下,嶽家軍無論步、騎,個個都能以一當十。
如今,無論敵人有多強,我自當以血肉之軀,護我疆土,禦敵于外。
03、背嵬軍大破拐子馬,楊再興單槍把敵殺(郾城大捷)
- 紹興十年,五月
完顔兀術大舉進攻陝西、河南,不到月余就占領了陝西、河南等地。
- 紹興十年,六月初到七月初
年小叔等人,隨嶽飛北上抗金。在同樣不到月余的時間內,嶽家軍連戰皆克,一路高歌猛進,將中原的金軍接連擊潰,攻占了蔡州、颍昌、鄭州等一系列戰略要地。由于嶽家軍收複的失地太廣,造成了兵力分散的局面,
- 紹興十年七月八日
完顔兀術得知嶽飛孤軍深入,並且駐紮在郾城,而且由于兵力分散,嶽飛郾城大營隊伍的人數並不是很多,于是完顔兀術便在這天"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與韓常之兵逼郾城"(《宋史·岳飞传》)。
年小叔站在城牆上,看著城外一萬五千多騎的金軍,據偵騎彙報,完顔兀術後續還有十幾萬的金兵在源源不斷的向著郾城進發。
嶽飛並沒有一味的防守,而是派出了自己的主力騎兵與完顔兀術大戰。完顔兀術以兩翼拐子馬"更進叠卻",迂回側擊。嶽飛則命其子嶽雲率領背嵬軍和遊奕軍出城迎戰金軍拐子馬,年小叔作爲背嵬軍的一員,自然也在其中。當時,年小叔只見嶽雲揮動著手中的武器直沖敵陣,自己也揚起自己的武器沖將了上去。年小叔在嶽雲的帶領下,通過"或角其前,或掎其側,用能使敵人之強,不得逞志于我"的戰術(《紫微集》),與金軍"拐子馬"進行了數十場鏖戰。年小叔在戰場上,還看到了楊再興將軍。只見得,楊再興將軍單騎沖入敵陣,想要擒拿完顔兀術,但是奈何敵軍如潮水一般,但楊將軍絲毫不懼,雖然身中數十槍,依舊在萬軍從中斬殺數百人,從容而返。
(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術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宋史·杨再兴传》)
完顔兀術眼看"拐子馬"被嶽雲等人沖殺的潰不成軍,于是出動了重裝騎兵——鐵浮屠,意在將嶽雲帶領下的年小叔等背嵬軍騎兵擊潰。拐子馬是金軍的騎兵主力,一般情況下拐子馬被布置在軍隊兩翼,利用其機動性和集團沖鋒所帶來的的沖擊力,對敵進行突擊;而鐵浮屠咋二十重裝騎兵,優勢在于其攻堅能力,並且鐵浮屠三馬相連,雖然失去了一部分機動性,但換來了更強的攻堅能力,擁有"撞牆而進"的能力。
年小叔等人看到鐵浮屠出現,迅速撤退,將戰場讓給嶽家軍的步卒,年小叔的步卒袍澤用麻紮刀、提刀、大斧等,專門朝著鐵浮屠馬匹的關節處斬殺,雙方從下午戰鬥到天黑,酣戰數十個回合,金軍大敗而歸。
(一馬仆,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宋史·岳飞传》)
郾城之戰是宋軍騎兵在與金、遼精銳騎兵正面對抗中,鮮有的勝利。這充分說明了,只要指揮得當,農業民族與遊牧民族的騎兵正面對抗也是可以勝利的。
04、嶽雲破敵于城西,兀術潰敗在颍昌(颍昌大捷)
完顔兀術大敗之後,不敢與嶽飛在郾城對峙,同樣爲了防止在颍昌的宋軍馳援郾城,選擇進駐郾城與颍昌之間的臨颍縣。嶽飛料到了完顔兀術在切斷颍昌和郾城的聯系之後,雖然不敢再行攻打郾城,卻可以攻擊颍昌,于是便派遣嶽雲率領八百背嵬軍繞道馳援颍昌,年小叔也在馳援颍昌的背嵬軍中。
- 紹興十年,七月十四日上午
年小叔看到了颍昌城外,綿延數十裏的三萬多金軍騎兵和十萬步卒。雖然金軍氣勢恢宏,兵多將廣,但是依舊唬不住年小叔。年小叔作爲背嵬軍的精銳,始終是數萬士卒中"敢犯強敵,亂大衆者"。
這一日,天空中的太陽似乎被血色籠罩;這一日,臨安的酒醉金迷和中原的戰火紛飛成爲了鮮明的對比;這一日,注定是名留青史的一天。
年小叔隨著二十二歲的嶽雲和八百背嵬軍袍澤居中率先出擊,中軍、遊奕軍會同八百背嵬軍一起向著敵軍發起了沖鋒。騎兵沖鋒,宋軍的步兵則是在兩翼掩護騎兵的沖鋒,這樣步騎協作的戰鬥,是宋軍爲了彌補自己騎兵少而做出的戰術安排。
(貴將遊奕、雲將背嵬戰于城西。雲以騎兵八百挺前決戰,步軍張左右翼繼之。——《宋史·岳飞传》)
雙方的戰鬥就這樣展開了,年小叔眼見得自己的統帥嶽雲,這個只有二十二歲的青年,十數次的闖進敵軍陣中,身上也不知道是自己的血還是敵軍的血,身邊的背嵬袍澤個個都是如此,放眼望去,"人爲血人,馬爲血馬"。盡管,金軍兵多將廣,但是年小叔這群背嵬軍士絲毫沒有要退卻的意思。
(颍昌之役,大戰無慮十數合,(嶽雲)出入虜陣,甲裳爲赤,體被百余創……颍昌之戰,人爲血人,馬爲血馬,無一人肯回顧者,複中原有日矣。——《鄂國金陀粹編》)
年小叔等人戰鬥了一上午,颍昌城中的守軍見雙方堅持不下,于是率領踏白軍和選鋒軍出城。有了這兩支生力軍的加入,年小叔等人士氣倍增,金軍只堅持了片刻便難以支持,完顔兀術也扔下五千余具屍體狼狽而去。
05、背嵬軍改制禦前,年小叔慷慨赴死
- 紹興十一年
紹興十一年,荊湖宣撫司被罷,傅選爲鄂州禦前背嵬軍同統制,自此背嵬軍被朝廷收爲己用,成爲"禦前"軍隊。這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趙構下令"嶽飛特賜死",此時嶽飛只有三十九歲。
當年小叔聽聞到嶽飛的死訊,悲怆不已,騎在自己的戰馬上,身著鐵甲,挎著長刀,帶齊了短弩和弓箭,默默的離開了軍營,向著金軍駐軍的方向走去。讓年小叔沒想到的是,隨著離金軍軍營越近,身邊的背嵬袍澤越來越多,衆人默契的都沒有交流,寂靜的夕陽下,只有戰馬的嘶鳴和鐵甲碰撞的聲音。這些背嵬軍士,他們不願做被拔掉牙齒的狼,不願做被圈養的老虎,他們甯願死在故土,也不願老死于病榻,冤死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