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形勢愈加緊張。朝鮮上周末表示成功地測試了一種具有“空前威力”的氫彈,這種氫彈可以裝載到洲際彈道導彈上,此舉意味著對美國的打擊威脅有了明顯提升。
美國就此表態稱,如果本國或其盟友遭遇威脅,將作出“大規模的”軍事回應。另據韓國媒體報道,朝鮮本周一(4日)已開始移動洲際彈道導彈,可能在周六前發射。
氫彈與原子彈有何區別?
據BBC中文網整理出來的資料表示,原子彈(Atomic Bomb)與氫彈(Hydrogen Bomb)兩者都是屬于核武器 (Nuclear Weapon)。原子彈主要是利用核裂變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來起殺傷作用的一種武器。而氫彈則是通過核裂變與核聚變釋放爆炸能量,具有更大規模破壞效應。
核裂變(Nuclear Fission):鈾(Uranium)或钚(Pu)原子分裂成較輕的原子,並且在這一過程中釋放出能量。
核聚變(Nuclear Fussion):核聚變發生時,較輕的原子結合起來,組成較重的原子,並且在這一過程中釋放出能量。這個反應過程和太陽産生能量的過程是一致的。
讓核聚變反應開始發生是非常困難的,因爲原子核攜帶正電荷(Positive Charge),相互排斥。爲了讓原子核聚集在一起,需要高溫和高壓的作用。因此,科學家把利用核聚變原理的核武器稱爲“熱核彈”。
氫彈爆炸是經過兩個階段完成的。首先要啓動一個初始核裂變,隨後再由這個核裂變啓動産生最終爆炸威力的核聚變。
具體程序
一枚氫彈包含有一個“初級”原子彈裝置,這個裝置被用來壓縮能夠提供聚變原子的“二級”燃料,通常是“氘化锂”(Lithium hydride-d):
1. “初級”裂變彈首先發生內向爆炸,這會爲聚變燃料起到加熱和壓縮作用,並且以大量的中子(Neutron)轟擊聚變燃料;
2. 中子將和聚變燃料中的锂(Lithium)結合,産生氚(Tritium);
3. 氚和氘(Deuterium)都是發生核聚變的原材料,這兩種材料在初級爆炸(也許包括部分二級爆炸)的壓縮作用下結合,生成氦(Helium),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簡單來說,氫彈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通過核聚變,釋放出更巨大大的能量。原子彈的威力通常爲幾百至幾萬噸級TNT炸藥,氫彈的威力則是幾千萬噸級TNT炸藥。是目前人類研究出的最大威力殺傷性武器。
可想而知,若朝鮮所言屬實,一旦擦槍走火,對全世界而言又會是一場災難。畢竟朝鮮的火炮實力也曾讓國際社會見識過。
據騰訊網軍事頻道的消息,2010年11月23日14時34分,韓國在炮兵演習對爭議海域開火,朝鮮炮兵立即發起打擊,准確覆蓋韓國炮兵陣地。而且朝軍使用的是多管火箭炮,打完就撤;韓國人的反擊不僅姗姗來遲,還完全沒有命中已經空無一人的朝鮮炮兵陣地。雙方隔空交手,韓國完敗。
朝鮮核試驗 該“核去核從”?
就2017年,小屁孩朝鮮的“動作多多”:
1月1日:金正恩在新年賀詞中指,朝鮮將很快擁有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
1月2日:川普在Twitter上表示,不能容忍朝鮮擁有制造洲際彈道導彈能力。
3月1日:《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華府曾討論解決朝鮮核威脅的戰略方案,包括對朝動武,甚至推翻金正恩政權;美軍可能在朝鮮意圖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前采取行動。
7月4日:朝鮮宣稱于美國國慶節,首次成功試射「火星14型」洲際彈道導彈。
7月28日:朝鮮第二度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墜落日本專屬經濟海域。
8月26日:清晨6時許從江原道試射3枚短程導彈,其中一枚最遠向東北方向飛行達250公裏。
8月29日:朝鮮于清晨6時許發射一枚型號不明的彈道導彈,越過日本上空。
9月3日:朝鮮第6次核試。韓國專家表示,此次的核爆威力比去年大五六倍。美國暫未有重大軍事行動回應。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朝鮮就秉著“我是流氓我怕誰”的理念,一意孤行,繼續著它的邊緣化戰爭策略。
中美對朝鮮半島的態度?
美國則一直向中國施壓,表示中國是朝鮮問題的〝關鍵〞,應當要承擔重大責任。
中國已經停止向朝鮮供應燃料油,只提供民用的原油和糧食等基本物品。由于地緣政治等原因,中國除了表示“嚴厲譴責”,似乎也顯得無可奈何。對于中國來講,一個友好和平、沒有核武器的朝鮮要遠比一個不穩定因素很多的朝鮮更符合國家利益。
在國際關系裏面,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畢竟,無論是哪個領導人在位,都不會希望朝鮮半島發生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