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他都將你打成重傷毀容,還不快離開他!你們又還沒結婚。”
“唉~~我太愛他了,根本離不開他。他本質並不壞,我們結婚後他一定會慢慢變好的。”
《海峽時報》上星期天(10號)刊登了一則名爲“聰明、單身的女性與打她們的男友”的評論文章,娓娓道出遭暴力男友施暴的單身女子的故事,並帶出一個發人深省的議題:在一段充滿暴力的感情中,受害的女性並非都是弱勢群體。她們當中有不少是財貌雙全的白領、骨幹、精英女性。
她們單身、受過高深教育、獨立自主,內心渴望擁有一段美好的感情歸宿。一旦愛上了,即便不幸愛上暴力男,也願打願挨,被暴打至遍體鱗傷依然不離不棄。
她們的男朋友個個都受過高深教育,儀表堂堂,擁有令人羨慕的職業與社會地位,但都是不折不扣的“連環暴力男”。
新加坡法律無法妥善保護單身女性
新加坡法律裏的“人身保護令”(Personal Protection Order, 簡稱PPO)目前只能保護那些結了婚的女性,無法保護那些遇上渣男的未婚女性,除非她們已經被打至重傷,才能報警處理。
這篇文章見報後,在網上掀起一番討論。許多女性都在《海峽時報》面簿上留言譴責這種毫無人性的暴力行爲。
其中一名女網民看了實在忍不住,對《海峽時報》提出了以下建議:“請你們修改文章標題……這些都不是‘聰明’的女人……一個聰明的女子在第一次遭受暴力後就會立即轉身離去,而且永遠不會再回頭!”
許多男網民也留言呼籲這些遭受暴力的女性趕緊逃離,或者尋求幫助。他們也從男生的角度指出,企圖通過婚姻來改變暴力男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妄想,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一個向女性揮拳的男子根本不配稱爲男人。無論你是女人或者男人,如果你正在面對感情暴力或身體暴力,請立即離去。如果覺得很困難沒法離開,請尋求幫助。:(”
另一名男網民說:“請不要妄想你自己能夠通過婚姻來改變一個暴力的伴侶!婚後情況只會變本加厲!!一段感情裏,只要有一方有暴力傾向,這段感情就是錯誤的。趕緊放下竭盡所能離開,要快要快!!”
《海峽時報》的這篇評論文章主要是介紹了本地PAVE防止家庭暴力中心近日所主辦的第一場未婚女性暴力受害者分享輔導會的情況。本地遭“約會暴力”的未婚女性每年都在增加,該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挺身求助的只有41人,屬于冰山的一角。
PAVE防止家庭暴力中心創辦人蘇達·奈爾博士(Dr Sudha Nair)在文中受訪時說,主辦集體輔導會主要是因爲以往前去尋求幫助的未婚女性每次最多只有一兩人,可以一對一輔導。這次卻來了8名介于20歲至30多歲的女子,7人未婚,第8人嫁給了暴打她的男友。于是她決定改用定期集體輔導形式,這樣更有效率。
被施暴的都不是“弱女子”
這8人並非“弱女子”,而是擁有“女強人”的風範,表述能力強,外表自信滿滿,超過半數擁有大學文憑,其中一人是醫生、另一人是律師。
這不僅讓紅螞蟻想到上個月在高庭下判的震驚全新加坡的“恐怖夫妻施虐案”中的受害者余玉蓮(26歲)。余玉蓮智商較低、經濟不獨立,在面對房東夫婦長達8個月的施暴時,完全不懂得反抗與求救,最後被暴打虐待致死。
連上廁所都必須得到男友同意
實在難以想象,上述高學曆的新時代獨立女性竟也會像余玉蓮那樣逆來順受,允許男友長期欺負暴打她們。實際上,她們全都這麽做了。與男友同居時,一個個身心飽受虐待,有的忍受了4個月、有的忍受了三年都還沒離開,只因爲放不下感情。
除了肢體上的傷害,她們的男友也不斷用言語辱罵她們,並千方百計剝奪她們的人身自由、管制並操控她們的生活。無論是選擇穿什麽衣服、接見哪些人、通話內容、在面簿上交朋友等都必須先經過男友同意。其中一名女子甚至連什麽時候上廁所都必須經過男友同意。
8名女子的伴侶,有兩名是醫生、兩名商人、一名健身教練,其余的則是服役軍人。
堅信要得到愛情必須做出犧牲
她們所分享的暴力細節極其恐怖,但更嚇人的是她們的男友爲了控制她們可以多麽不擇手段。這些女性竟然一致堅信,要得到愛情就必須做出犧牲,于是心甘情願忍受反複的傷害。
我們或許會感到不解,單身女性既沒有婚姻束縛,比起已婚婦女不是更容易就走出這座名爲愛的牢籠、離開傷害她們的伴侶嗎?奈爾博士卻告訴我們,是不切實際的樂觀想法將這些女性困得死死的。
奈爾博士說:“幾乎所有人都告訴我,她們真的很愛自己的男友,希望有一天能嫁給對方,她們堅信自己的愛能夠改變這些男人。有一名女子說,‘如果我愛他愛得夠多夠用力,就能用愛融化掉他的暴力’。”
過去20年來,PAVE防止家庭暴力中心的義工們,聽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自我安慰與借口。
無數女受害者依然前赴後繼選擇嫁給對她們施暴的男朋友,然後希望愛情、婚姻和孩子能夠改變這些男人。結果,婚後還是年複一年持續忍受暴力。
暴力傾向有迹可循
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伴侶是有迹可循的。
- 對方通常自尊心較低。
- 他/她很容易嫉妒吃醋,對你有很強的占有欲。
- 他/她經常會控制你的行動或舉動。例如他/她會限制你可以和哪些人見面,或者控制你能穿哪件衣服。
- 他/她有過不止一段暴力感情,或者父母與家庭成員曾經對他/她施暴。
- 對方經常情緒不穩、大喜大悲或者脾氣火爆。
- 他/她會不斷孤立你,不讓你與家人、朋友、同事見面。
- 他/她會用情感和言語來造成傷害。
- 他/她否認自己打人或曾對你施暴。
- 他/她經常會怪罪于你或者他人,但從來都不是他/她的錯。
- 他/她經常會威脅要自殺。
個案一:傑出校友變暴力男友
Melinda是一名30多歲的專業人士,她在一年半前與傑出校友Jon重聚,擦出火花,兩人很快就陷入熱戀並同居了5個月。
其實Jon的暴力傾向很早就有迹可循。他可以爲了很小的事情突然暴怒、在開車時因爲其他車子擋路而大發雷霆,甚至在與他人講電話時,會突然大聲尖叫辱罵對方。
Jon第一次對Melinda動粗時,先抓住她手臂然後暴打她的肚子。爲了阻止Jon的襲擊,Melinda的其中一只手臂全被淤青覆蓋。“太可怕了,從來沒有人對我做出這種事。”
但是她沒有因此而離開Jon。她說:“隔天他看著我的淤青,一臉憂傷地對我說‘我不敢相信我做了這種事’。然後他哭了,不斷向我道歉並承諾要做出改變’。”
可是這種改變並沒有出現。
Jon後來腳踏幾條船,經常與不同女人上床還不斷毆打Melinda,直到這段感情徹底破裂,Melinda還認爲問題出在當初她心太軟,太快原諒他。“沒有人是一星期全天24小時都壞透的。我可以不斷回味與他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這樣就足以讓我撐下去了。”
個案二:他只是無法控制脾氣
20歲的Dhershini是8名女性中最年輕的,目前還在上學,但已經爲男友Jason生下一名11個月大的兒子。Jason剛服完兵役。
Dhershini告訴大家:“Jason是一個非常好的男人,他很照顧其他人和動物。”不過她也指出,Jason有酗酒的問題,容易暴怒,不尊重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母親,而且常與陌生人吵架,甚至還曾因醉酒滋事而被捕。
Jason在與Dhershini交往的兩年中經常掌掴她、毆打她和大力推她,在公共場所和Dhershini的朋友面前也依然我行我素對她施暴,就連她懷孕5個月時還打她。有兩次,Dhershini被Jason打到不省人事。
被問及爲何不選擇離開時,她笑說:“他這人啊,真的很會道歉。”
他們原本計劃在今年11月30日結婚,但是輔導會的其他女士都勸Dhershini再三考慮。Dhershini最終取消了婚禮,但她還未死心,依然想成爲Jason的妻子。“我一直都希望他能改變,好起來並學習控制怒氣。如果他不改變,我真的不知道會出現什麽局面。”
個案三:標准醫生情人原來是披著狼皮的暴力男
25歲的Rachel與33歲的醫生男友通過網上交友App結識後一見鍾情,很快就成爲一對情侶,愛得如癡如醉。
談戀愛兩個星期後,噩夢開始了。醫生男友第一次對她拳打腳踢。接著就將她的褲子撕裂,強迫她上床,最終導致她全身上下多處流血並淤青。
Rachel回憶說:“我當時嚇壞了,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但是我怪罪于酒精。他當時喝醉了控制不了自己,這不是他的錯。事後,他充滿了歉意和懊悔。他還送花給我,並告訴我不會再發生了。”
“我當時應該意料到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他在看到一個女人哭紅了雙眼、拼命高聲尖叫求饒讓他停下時,竟越變越興奮,在身下馳騁。當時我臉上的妝都花了,滿臉都是鼻涕眼淚和口水,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但是他非但沒有停下動作,反而一臉的躊躇滿志,得到莫大的滿足。似乎在享受著對我的控制。”
Rachel有一天與男友對峙時說:“你很清楚你當時強奸了我,對吧?”對方一臉的無所謂,反而譏笑她小題大做答說:“你自己也樂在其中,很喜歡整個過程,別假裝你不覺得享受。”
因爲默許 反而變本加厲
有一天,醫生男友性欲高漲又想要做愛,但被Rachel拒絕後突然大發雷霆,用前所未見的力度襲擊她,先暴打她的臉,猛力將她的頭撞到牆上,再抓起頭發不讓她逃脫,接著掐住她的頸項使她窒息,整個過程中都辱罵著汙言穢語。
Rachel說,“我當時根本無法呼吸也逃脫不了,我以爲我會死在我最愛的男人手裏”。
這次襲擊將她的鼻梁和左手臂生生打斷;臉頰骨和眼窩多處骨折,腦部出血、眼睛連續幾個星期浮腫充血。醫生後來在她的臉頰骨和手臂都植入金屬骨架來修複骨折。
她記著,自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時,仍一直重複說著自己有多愛醫生男友。直到一名好友過來探望她時誘導她說出感情中的大小事,她才第一次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遭受了約會暴力(dating violence),于是決定報警。
她也將被暴打三個星期後的照片放上網讓別的女性借鑒。紅螞蟻看了這些照片,照片裏的人簡直不成人形,實在難以想象她在遭受暴打後的隔天是什麽樣子。由于照片過于血腥,恕不在這裏刊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Rachel的博客鏈接閱讀。
Rachel最近在博客中寫道:“他極度自我,要他承認事實及犯下的錯誤太難了。他會急于辯護,說自己是受害者。他會排斥我、怪罪他母親,將犯下的錯歸咎于兒時的創傷、歸咎于命運甚至是基因。酒精是他最常用的借口。他不斷哭訴社會多麽不公平,尤其是對男人而言。當我指出我們身處于男權社會,在政治領袖圈、在工作上、在職場上男人的權力還是大于女人,而且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名女人被男人殺害時,他就會說我是憎恨男人的女權納粹主義分子,爲什麽不幹脆變成女同志?”
或許你會問,被打到這麽慘,Rachel爲什麽還不逃跑?其實她曾企圖逃走,但醫生男友卻一早就躲在她家樓下等她,將她拖回家再度施暴,然後再開車帶她去買化妝品,似乎只要化了妝就能掩飾一切的傷害。
求助聯系方式
- 防止家庭暴力中心(PAVE),電話: 65550390
- 傳希家庭和睦中心(TRANS SAFE),電話:64499088
- 關懷家暴援助中心(PROJECT START),電話:64761482
從小遭受暴力創傷 長大後不一定會成爲施暴者
其實,很多在破裂家庭長大的孩子不見得就會變成施暴者。他們很多因爲經曆過痛苦,非常清楚當中的傷害,反而會更加小心翼翼不去傷害他人。
誠如Rachel在博客中所總結的:“我們生命中的惡魔,並不會披著紅色長披肩,頭上長著尖角出現在我們面前。他會以我們最想看到、最喜歡的樣子出現,讓你措手不及。”
(除Rachel之外,文中其他受害者及她們男友的名字,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