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腳步近了,到牛車水辦年貨,已是島國華族同胞過農曆年的“習俗”。
盡管有人嫌牛車水春節的“痕迹”太過“人工化”,可是,在這個彈丸島國裏,古建築的老靈魂、傳統的舊精神,在新時代的推進淘汰下,終究是還魂乏術,一去不返;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也是不爭的事實。
試問,島國還有哪個地方,仍然保存那麽一點春的味道?即使春到河畔年貨市場,也難逃脫“人工化”的既定模式。
過農曆年,大家都愛逛牛車水,一如聖誕節逛烏節路,說是“無處可去”也好,湊湊熱鬧也好,到牛車水吃喝玩樂,盡情消費一番,讓神經“亢奮”,亦是一種快感。
因此,年複一年,多數的華族同胞都“重蹈”往年的足迹,到牛車水“朝聖”,而卷在人潮中的外國遊客,也不亦樂乎地同樂共歡。
即將來臨的春節,尤其使人感到特別“亢奮”,特別“熱血沸騰”……
在余東璇街這一頭,高挂的紅橙色的燈飾上,是一粒黃梨配個旺字,旺與汪同音,象征狗年大旺,是大好的預兆,看得大家開心不已。
穿過牛車水的主要街道,來到另一頭的橋南路。在橫跨幾條街大路上懸挂了一連串的新春賀詞,當中出現了:“保家衛國”、“安邦定國”、“尊老愛幼”、“和睦共處”、“種族和諧”、“團結奮進”、“安居樂業”,以及“居安思危”等字樣。
這些字樣,雖然是四字成句,但卻不全是成語,念起來倒像是“口號”。沒想到,這些“賀語”卻招來熱議。接受《聯合早報》采訪的語文專家與這一區的議員,都紛紛發表談話,認爲並無不妥之處。
新春賀語“貨不對板” 讓人看傻眼
然而,網民認爲,無論怎麽樣的“解讀”,這些詞句都與新春扯不上關系。因爲,在國慶日、種族和諧日、全面防衛日以及民防日上,都常見這些字句。如今竟“冷不防”地顯現在新春賀語中,如此“貨不對板”,怎不叫人看傻了眼,感到突兀,覺得很不是味道。
比較像新春賀語的只有:吉祥如意、大吉大利、金玉滿堂,花開富貴以及年年有余。至于“福星高照”和“身體健康”則像是生日祝辭。
新春祝語何其多?莫非主辦方已經詞窮?還是獨具慧眼,別創一格?抑或在“反恐”防亂防暴的“陰影”下,唯恐國人生在福中不知福,于是,趁佳節期間,提醒大家“居安思危”。
果真如此,主辦方可真是苦口婆心,我不禁“熱血沸騰”,恨不得立馬一副戎裝,朝“保家衛國”的裝飾下,邁步敬禮,“熱血沸騰”地過這個春節!
牛車水的新春燈飾,好像不止一次被指指點點。或許,我們太過吹毛求疵了,試想,要是有朝一日,爲了配合某個主題,春節只剩下英文賀詞,以及滿街穿播“Stand up for Singapore”等愛國歌曲來代替新春歌曲,整個牛車水淪爲像外國的“唐人街”或“中國城”,只擺了個仿古的“門面”,滿足到此一遊拍照留念的遊客之“欲望”時,那“熱血沸騰”的“沸度”可真是不得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