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龔勳,生于1918年,新加坡歸僑,祖籍海南瓊海。
龔勳幼年喪父,家境貧窮,以致無法在國內完成學業。1934年,年僅16歲的龔勳跟隨姐姐和姐夫下南洋,到新加坡謀生。雖然工作艱辛,但是他沒有放棄學業,經常擠出時間學習,並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馬來亞新加坡皇家機械學校的機械電工專業。因家庭經濟困難,他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1938年,他在新加坡找到一份與專業相關的技術工作。
龔勳雖然遠在新加坡,但是時刻關心祖國。抗戰爆發後,他不顧英國殖民當局的禁令,積極投身到當地華僑華人的抗日宣傳運動中。1936年,他與當地進步華僑青年一起組建了“華僑青年樂群社”,後來加入“華僑抗戰後援會”,從事賣花捐款、救濟祖國難民等工作,以各種形式宣傳和聲援國內抗戰。同時,他也暗下決心回國,以實際行動支持抗日救亡。
日軍的侵略導致中國沿海重要港口相繼失陷,西北公路和滇越鐵路也先後斷絕。沿海大批工商業、工廠和銀行等紛紛遷往西南地區,雲南昆明成了抗戰大後方,滇緬公路則成爲搶運國際援助物資以及連接中外的重要通道。但是,汽車司機和修理人員嚴重缺乏。爲了解決這一困境,著名僑領陳嘉庚先生在南洋號召華僑中的年輕司機和技工回國參加抗戰。1939年,年僅21歲的龔勳踴躍報名,最終通過考核,加入“華僑技術人員回國服務團”,以機工身份回國,憑借過硬的機修技術,在滇緬公路搶運抗戰物資,搶修各種汽車。
1942年,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解散後,龔勳沒有選擇複員回新加坡,而是以抗戰尚未完全勝利爲由,繼續留在祖國參加抗戰。1943年至1945年間,他在昆明“中印緬聯勤總部汽車保養廠”工作,服務戰時運輸。抗戰勝利後,他加入了解放軍,參加解放戰爭,跟隨部隊轉戰全國各地。抗美援朝期間,他再次響應國家號召,主動要求赴朝鮮戰場作戰。他作爲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21團工程員,隨軍到朝鮮戰場,爲志願軍部隊修建野戰機場、道路、橋梁等,獲得朝鮮人民政府表彰,被授予軍功章及證書。
龔勳放棄海外優越的生活條件,選擇回國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抗美援朝戰爭,轉戰各地,將自己的一生無私奉獻給了祖國,踐行了青年時期立下的“保家衛國”誓言,體現了赤誠的愛國情懷。
(中國華僑曆史博物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