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競爭,一直是個爭議性話題,總是能戳中痛點,也可能是笑點,就看你是哪裏人,從哪個角度看。
1965年分家,新加坡在不太和睦的情況下脫離馬來西亞。結果,那個缺乏天然資源的小島不只活了過來,還發展得比那個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大塊頭好。但始終改變不了的是,雙方是距離最近的鄰居。政治的離合與恩怨、文化的親近與疏離、經濟的競合與依存,編織出一種微妙關系,那愛恨交織的複雜滋味,大概只有新馬兩地人民才能深刻領會。
昨天,新馬競爭這個老話題給馬國財政部長林冠英挑起,在社交媒體上馬上引發熱議,毫無意外。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林冠英說:
馬來西亞必須要具有‘做得到’的精神,就好比爲何馬來西亞每次都要輸給新加坡?我們可以在他們自己的比賽中擊敗他們,你可以做到,槟城已多次擊敗他們。
林冠英是在大馬全球創新與創意中心(MaGIC)全球加速計劃(GAP)推介禮時,向企業家發出這項呼籲。
哦,原來林部長是向企業家喊話。所謂能贏新加坡,是希望企業能打敗新加坡。但是所謂槟城多次擊敗新加坡,是指贏了什麽東西?
有個網民神回應:
是槟城叻沙打敗新加坡啦。
林冠英還表明,自己並非反新加坡,他只是要激勵企業家要有“做得到”的精神,更何況新加坡用了很多馬國人才。
確實,沒記錯的話,我國交通部長許文遠就是在槟城出生、成長,後來移居並入籍新加坡。義順集選區國會議員李美花出生于馬六甲。新加坡各行各業也有很多馬國人才,單是紅螞蟻熟悉的媒體業就有不少。
林冠英還說,新加坡人在市場行銷方面確實表現出色,新加坡甚至宣稱馬新多項常見美食是源自新加坡。
據馬國媒體報道,林冠英還揶揄:
它的行銷策略很好。(它自稱)雞飯是他們的啦……若我們一個不留神,‘炒果條’也會變成是它的。但最好吃的在槟城。大馬是有素質的。
此話引起哄堂。
當然全場笑啦。林冠英擔任槟城州首席部長有十年之久,如果他說槟城叻沙是槟城的,沒人敢抗議,名字都擺在那裏了,你能怎麽樣?但雞飯和炒粿條沒有冠上地名,新馬哪一邊要說是它的都可以吧,部長何必在這種小節小點上打轉?
新馬飲食文化相近,有很多美食是重疊的,但也各有特色。槟城炒粿條確實好吃,如果部長堅持,那就給槟城贏吧。大家不妨學學中國海南吧,他們最大氣不過了,都沒有大聲說海南雞飯是他們的。
馬國部長把新加坡當做出氣沙包或拿新加坡作爲激勵馬國人的對象,這一點都不新鮮,但以雞飯和炒粿條舉例說明,林冠英倒是有創意。但是創意也分好壞。好創意,讓人産生共鳴,馬上就猛點頭贊同。壞創意,讓人皺起眉頭思索,部長在講什麽啊?
企業之間的競爭,甚至是國家之間的競爭,如果拿美食來做比喻,那未免也太low了。馬國美食boleh,不等于馬國企業boleh,不等同于馬國經濟boleh。只能說,馬國新政府在馬哈迪的領導下,對新加坡的態度看似競爭多過合作,林冠英的談話是一個最新的佐證。當建國總理李光耀還在世時,老馬和李光耀就一直在競爭。一位老人走了,另一位老人回鍋當首相,競爭意識看來不減當年。
在面簿上,兩國網民們又是怎麽看林冠英向新加坡下的戰書呢?
紅螞蟻抓取了兩塊:
一、馬國先整頓自家經濟再說吧
林冠英呼籲企業家與新加坡競爭,最好還要像槟城叻沙那樣打敗新加坡。但是,很多網民都把這個意思無限擴大,認爲林部長的意思是,希望馬來西亞整體能打敗新加坡。結果,在新馬兩地都引起爭議。新加坡網民建議馬國財長,先把國家的財政狀況搞好再說吧。
這個說,財長先生,你的工作不是賣雞飯,新加坡會不會搞營銷不關你的事,專心把你國家的財政狀況拉回正軌吧。雞飯和印度煎餅就別操心了,吃的機會一大把。
這個看似新加坡網民說,這個林冠英真是的,專心把馬國經濟搞好吧,你的人民每天來新加坡工作,就因爲馬幣太弱了,如果自家問題解決不了,就不要和別人比較了。
這個看似馬國人的網民也沒好話。他說,能不能把你財長的工作做好?擬定一個可以帶領國家前進的計劃,不要再廢話了!
結果,這位網民的留言引起小小的圍剿。有馬國人反問同胞說,如果你做財長,馬來西亞就會更好嗎?還有人質疑,這位網民其實就是已經淪爲在野的馬華支持者。
二、新加坡制度好,馬國學嗎?
林冠英提到,新加坡用了很多馬國人才。這是事實,從新加坡部長到裝修工人,都有大量馬國人或原籍馬國人在新加坡工作。林冠英一番毫無新意的話再挑起另一個老話題:馬國人才爲何不願留在馬來西亞?
網民紛紛指向核心問題:馬來人和土著優先政策。
這個說,新加坡自1965年就領先了。如果馬來西亞可以摒棄種族政策,早就能夠打敗新加坡,因爲你有天然資源,新加坡完全沒有。成功的關鍵是“色盲”。
這個也認爲,馬來西亞推行種族政策,加上種族主義者占多數,永遠都不能與新加坡任人唯賢的制度競爭。它能夠很好地找出人才、雇用人才和獎賞人才,而不是看那個人是什麽膚色。
這個說,首先要取消種族政策,對所有學生都要公平,讓他們都能進入公立大學,減少人才外流。
馬國能放棄拐杖政策嗎?
馬來西亞長期推行以馬來人優先的土著政策,意味著其他族群必須在非均等的機會下求生存。在現代全球村裏,人才可以隨處流動,如果有好的發展機會,有誰願意留在自己的國家當二等公民?如果馬國不放棄拐杖政策或不給予華族更均等的機會,人才流失的情況估計難逆轉。
馬國基于種族的政黨政治也根深蒂固,當年新馬分家,原因之一就是雙方在這個問題上互不妥協。紅螞蟻刊登的《馬來西亞種族政治急刹車?》一文中也指出,“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這個理念在馬國始終難以實現。
馬國新政府的競爭意識很強,但如果人才不足,馬國或馬國企業能打敗新加坡嗎?換個方式設想,如果槟城州政府規定,炒粿條要優先考慮讓某一族群的人來炒,槟城炒粿條還會那麽好吃嗎?
中國網民有句名言:釣魚島是中國的,蒼井空是世界的。紅螞蟻的“和事佬”結論是:貪汙腐敗是世界的,雞飯炒粿條是新馬的。至于說想打敗新加坡,那就放馬過來,大家一起在競爭中進步吧。Malaysia Boleh, Singapore Bol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