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傳·系辭上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實在大有學問。粗糙的理解,是變化乃事物的常態,且變化之中正負相生相克,所以單純從任何事物的一端看待問題,必然失之偏頗。借用這個概念來觀察當前關于教育的辯論,不無啓發之處。
教育部長王乙康上周在國會回答議員提問時,重申了教育部“保底不封頂”的政策理念。這個理念應當說是正確的,當然在執行的層面,還是有不少細節可以改進,可是基本原則照顧到事物的兩面,算是體現了難得的中庸之道。
議員對于教育課題的提問,反映了社會對于越來越顯著的不平等現象的焦慮。大家以爲,教育是應對問題的關鍵手段,讓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有機會突破貧困的惡性循環,改善自己和家人的處境。
但是,由于中産階級和以上的家庭,擁有相對豐富的資源,所以他們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提升孩子的競爭能力,導致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教育競爭上還是很難突破,結果破壞了教育作爲促進社會流動性的功能。
議員的建議林林總總,有些自相矛盾
因此,議員的建議和提問多集中在如何制造更平等的教育環境,減少低收入家庭孩子所面對的不公平競爭。這些建議包羅萬象,包括要求名校保留學額給低收入家庭孩子、禁止富裕家庭的孩子補習、檢討可能讓富裕家庭孩子走後門進入名校的直接收生計劃、取消小六會考等等。
不同議員所提的林林總總的建議,有些是自相矛盾的。比如檢討名校的直接收生計劃,是爲了避免讓富裕家庭孩子能夠通過家裏投入龐大資源所培養的才藝(舞蹈、畫畫、音樂等),彌補考試成績不足而成功進入名校。但是小六會考正是讓貧窮家庭孩子憑成績,與富裕家庭孩子競爭名校學額的辦法,取消會考,其實可能開啓更多走後門進入名校的機會。
不客氣的說,這些都是不尊重教育專業的建議,雖然出發點都是好的。說到專業,教育部固然具備資格,但是因爲只緣身在此山中,難免有盲點。這就需要研究教育的學者勇于發言,可惜至今並沒有看到類似的意見,反而是社會學者基于解決不平等問題,對教育專業越俎代庖。
我自己不是專家,所以不敢班門弄斧,只是從一個常人的立場,談談自己對辯論的想法。
不論家庭背景,讓孩子發掘自己的天賦
任何制度都存在漏洞,任何有本事的人都喜歡鑽漏洞,耍特權。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實,不能因爲存在這些不公平的現象,就要去否定現有的做法。
我是支持保底不封頂的理念的,因爲我相信教育確實能爲貧窮家庭的孩子創造出人頭地的機會,同時也能爲社會培養各式各樣的人才。所以我們改進教育的首要任務,不是去防堵富裕家庭孩子走後門,鑽漏洞,而是盡量增加有能力的孩子——不論其家庭背景——去發掘和發展自己的天賦。這就要采取更靈活的做法,保障條條大路通羅馬,讓不同禀賦的孩子都有機會出人頭地。而我相信至今教育部所做的,正是朝這個正確的方向前進(當然,這個過程不是毫無批評之處,但是細節有待改進,方向卻是應該肯定的)。
這個大方向的原則,其實和解決社會不平等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強調個人的責任。議員的各種建議,背後都有一個不明言的假設:是外在的社會條件,導致貧窮家庭孩子無法公平競爭,擺脫貧窮。這就好比把貧窮家庭的貧窮,怪罪在社會對他們的剝削一樣,卻忽略了貧窮家庭貧窮的原因,或許在于他們沒有肩負起個人責任。
學習畢竟是個人的事情
我當然不是說貧窮家庭的現狀都是“罪有應得”,而是借用“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的概念,提出事物凡是都有兩面,不能簡單說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貧窮家庭的孩子在教育上當然面對更多的挑戰,比如沒有父母親的全力支持、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沒能補習或掌握額外的才藝等等。這些都是教育部必須重視的細節,尤其是發現有天分的孩子時,更應該盡量扶持他們專心投入學習。可是學習畢竟是個人的事情,有志者事竟成,個人沒有立志,再多的外在輔助也無濟于事。
所以“不封頂”的理念,必須在細節上更注重發掘貧窮家庭有潛力的孩子,而不只是淪爲讓富裕家庭孩子繼續不公平競爭的借口。
“保底”的做法,王乙康所羅列的數據,似乎已經大致說明問題,就是對成績差的學生的人均投入,比成績好的更多。這麽做應該符合公平的精神,相信也能得到社會大衆的肯定。
最後我想說的是教育部應該更有自信,與其讓外行胡亂批評,應該鼓勵真正的專家公開提出不同的意見,然後檢討自己是否存在政策盲點,哪裏還可以改進。如果目的是爲國家栽培更多人才,讓有潛力的孩子能出人頭地,那教育部應該抱持“聞過則喜”的心態,恐怕別人不提出能改善自己工作的建議。唯有如此,我們的教育才能真正實現促進社會流動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