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的社論《糾正過失恢複公衆信心》的確讓人耳目一新,在華人新年拜年時,親朋戚友幾乎都在討論。
綜合所聽到的意見,大約是它說出了很多人心裏的擔憂,覺得政府體制好像失靈了,三不五時就出大問題,而且看不到有人出來負責。也有一些人指出,早報難得敢于爲民喉舌,並且覺得相當意外。
馬謙竹先生形容財政部長王瑞傑對社論的回應,讓他耳目一新,理由大概是
一、他願意就事論事的態度;
二、這種理性的態度能鼓勵朝野交流,有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
理性的交流一個重要的前提是懷疑的精神。馬先生用政府之前高調反駁另一篇早報社論爲比較,肯定王瑞傑的平和反應,雖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差異。
政府之前反駁早報社論,是對既定政策的維護(盡管這自我否定了所謂要翻動所有政策石頭的承諾),所以顯得理直氣壯。但是這次政府自己接連出錯在先,已經沒有立場居高臨下反駁社論所列舉的事實,王瑞傑的反應只不過反映了他識時務而已,要肯定他因此就不同于以前政府的做法,可能還爲時過早。多一點時間觀其行才來肯定,或許才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最不讓人耳目一新的地方
王瑞傑否認政府被過去的成就麻痹,反而認爲是因爲在崗位上的一些人缺乏應有的責任感,才導致這一連串的犯錯,所以不是什麽系統性的問題,我不覺得很有說服力。這也是我認爲他的反應最不讓人耳目一新的地方。
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王瑞傑的這種態度,還是拒絕接受系統性出錯的可能性,所以也不會認真去反省,因此就不會真正在根源上解決問題。我並不是說政府的連串錯誤就一定是系統性問題,但起碼總不能一口就否認吧?
就以王瑞傑舉出的地鐵問題爲例子,對于問題的根源,他只是輕描淡寫地“我們應該更早地更新我國的地鐵系統,不過我們已經從中吸取經驗”一筆帶過,而不去解釋爲什麽“應該更早更新”卻沒有這麽做呢?
而且他還不忘提出幾項調查結果,強調“乘客已經注意到地鐵的擁擠情況有所改善,地鐵服務也更可靠了”,反而讓人覺得他急于肯定政府的努力,是一種信心不足的表現。
如果真的是帶著反省的態度,就不會太肯定自己的努力,而是努力去探尋問題的根源,甚至認真檢討是不是出現系統性問題。舍此不爲,讓他呼籲敬業樂業精神的結論失去了著力點,反而顯得好像又要把責任推給底下的每一個人去承擔,而不是准備從領導人的高度,去徹底改進政府。
這麽說當然可能不完全公平,但就像我前面所說的,要評價第四代是否讓人耳目一新,還要多聽其言,觀其行。至少,現在並不讓我太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