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王瑞傑昨天代表政府回應《聯合早報》本月1日題爲“糾正過失恢複公衆信心”的社論。他強調,每當發生問題時,政府“從不回避責任,而是會認真對待並自我檢討,同時采取必要措施糾正過失”。
藍雲舟 報道
新加坡的非凡成就雖然讓人有感“創業難,守業更難”,但政府堅信“守業再怎麽難還是得守好”,而且還要精益求精,越做越好。
財政部長王瑞傑昨天代表政府針對《聯合早報》本月1日題爲“糾正過失恢複公衆信心”的社論,就公共部門和公共服務企業近期一系列疏忽導致公衆對公共服務信心動搖作出回應。他重申政府對失誤負責、維持政府公信力的決心。
也是第四代領導班子領軍人物的王瑞傑回應社論中引用的“創業難,守業更難”時說:“我和我的同僚們堅信:守業再怎麽難還是得守好,非但如此,更要精益求精,越做越好。”
他強調,每當發生問題時,政府“從不回避責任,而是會認真對待並自我檢討,同時采取必要措施糾正過失”。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需求多元化,政府要管理的範圍更廣泛,要操作的各種體制和系統也更加複雜和細致。王瑞傑說,這意味著政府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時,也要學會應對新的風險。
針對公共部門和公共服務近年的一些重大疏失,王瑞傑說,政府秉持問責的做法。
“有一些輿論聲稱,我國政治領導層允許整個制度變得松懈,對自己、對公務員不夠嚴格,出了問題時對高層人員的責罰不足。對于這種輿論,我無法苟同。”
他指出,若出現缺失,部長必須向國會和國人交代,失職人員也必須對失誤負責。
與此同時,高層必須爲事故負責並糾正錯誤。如果疏失是領導人疏忽大意或辦事無能所致,這名領導人也必須受到嚴厲懲處,甚至面對革職的處分。
“出現疏漏時,我們以透明且誠實的態度面對,唯有這樣,才能恢複人民對體制的信心,維持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不過,當局也不應該一出事便一律要求相關人員離職。王瑞傑鄭重指出,這麽做表面上讓人覺得當局正著手解決問題,但實際上不一定有效。他認爲,更重要的是各方齊心協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早報編輯組副主任鄭景祥本月3日在評論文“悲痛之際,勿傳達錯誤信息”中指出,要慎防“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文化在公共服務領域裏滋長,王瑞傑引述並呼應這個看法。他提醒,在彌補不足之處時應避免矯枉過正,以免打擊公務員對于創新的熱忱和勇于嘗試的精神。
國家成功須靠全體國人付出
“如果公務員只顧著保住飯碗,擔心犯錯而不敢冒險,不敢做新的嘗試,那我們就不可能建立起這個非凡的國家。”
國家的成功也並非單靠政府和公共部門一力撐起,更須靠全體國人的付出。王瑞傑指出,一個機構的文化,往往由領導層制定方向,並從每個員工的日常言行舉止中展現出來。政府致力于維持我國卓越的水平,每名國人也應該秉持敬業樂業的精神。
“一些事故暴露出制度的缺陷,我們必須加以糾正。但是,也有一些事故是個別員工態度懈怠所導致的。我們可以向其他國家如日本與瑞士學習,這些國家的員工都對工作抱有強烈的責任感,做事一絲不苟。我們必須在社會中提倡這樣的工作態度,從管理層到前線員工,不論是政府部門或私人企業,都必須抱有這樣的敬業精神。”
王瑞傑最後指出:“新加坡人必須貫徹、延續並內化這種凡事都精益求精的文化基因,爲國家與國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我和我的同僚堅信這個理念,並會爲此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