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電視台每年的春節晚會節目,雖然近年來被中國網民當做嘲諷謾罵的對象,在本地卻有相當的觀衆群,特別是上了年紀的新加坡華人,他們的民族情結很容易就被中國的軟實力虜獲。
年輕的新加坡華人則因爲缺乏曆史感,雖然沒有長輩的文化情結,但也相對的缺乏文化身份認同的自覺,所以很容易被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和文化符號包裝的中國文化産品影響。
反諷的是,新加坡華人西化的程度,可能才是他們對中國文化産品影響力“免疫”的抗體所在。
這是我讀李顯龍總理2019新春獻詞時的感受。他今年特別提出本地華族建立了“獨特的新加坡華人身份”,使新加坡華人有別于兩岸三地、東南亞和西方國家等不同地區的華人。
跟所有國家一樣,新加坡對于中國的崛起,反應是矛盾的。
中國崛起帶來龐大的經濟機會,可是也帶來新的挑戰,特別是放棄了韬光養晦政策後的中國,外交上更是咄咄逼人。新加坡裝甲車被扣押事件,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崛起對新加坡的挑戰。
跟其他國家不同,新加坡七成以上人口是華人,這很容易讓中國産生誤解,以爲新加坡理應迎合中國的利益,所以對新加坡期待高,失望也大,因此反應會更激烈。
很多西方國家高調反擊中國的軟實力攻勢,包括封殺孔子學院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新外交策略的攻擊性,特別是從全方位影響目標國,讓它接受中國的價值觀。新加坡也不會幸免。
新春獻詞在強調有別于其他華人地區的“獨特的新加坡華人身份”的同時,還特別呼籲中國新移民入鄉隨俗,接受這裏的社會規範。本來,入鄉隨俗是非常合理的,西方文化也有“人在羅馬,就按照羅馬人的習慣去做事”之說,可是這種美德卻有兩個前提。
第一,新移民的數量不大;
第二,“羅馬”本身有堅實的文化底蘊。中國新移民不容易在新加坡入鄉隨俗,因爲他們來得太多太猛,也因爲新加坡的華族文化缺乏能夠“消化”他們的活力。
最簡單的,方言被壓抑,華校消失後,除了民間過節習俗還在維系(而且也不知道能維系多久),新加坡華社還有什麽形容得出來的“特色”?
對,新加坡華人對少數種族的存在相對敏感,會照顧對方的文化忌諱,有他們在場時改講英語溝通等等。在這種“包容性”之外,其他也就無足可觀了。
華語就是華語,我們還自作多情地改稱母語,我是廣東人,我媽媽從小在家就是講粵語的,華語是在學校學來的,根本就不是我的母語。這些才是新加坡華族的特色,能用來區別中原北方文化的新加坡本土身份認同。
如今下一代只會講華語,而且很多還講得不好,對自己的華族文化的根一知半解,這又怎麽好意思叫中國新移民“融入”,要他們融入什麽呢?
(注: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