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日前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1970年代出生的世代(70後)最幸運!
他們比其他世代更有機會接受高教育、容易找到好工作、收入更高、壽命更長。但是,他們的結婚率則比較低,所以家庭成員更少,倫理關系更薄。
物質條件豐富是這個世代最顯著的特征,無論是儲蓄,或者醫療條件,都比祖父輩享受得更多。他們之所以得天獨厚,主要是因爲生長在正確的時機。
新加坡的70後天時地利人和
第二次大戰摧毀了一代人的財富,當然也創造了白手起家的機會。但是並不是人人都有本事在亂世中致富,而且當年百廢待興,僧多粥少,很多家庭只能勉強糊口,根本無法讓孩子接受基本的教育。所以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出生的人,大學畢業的不多,收入也少。
反而,70後的一群,當時社會不但已經恢複了活力,而且恰逢亞洲經濟興起,四小龍的經濟起飛爲他們創造了充沛的機會。
他們的父母也有了更爲安定的生活,能夠爲他們的教育做更多的投資。當他們踏入社會工作時,各行各業都蓬勃發展,真的是遍地黃金,只要勤奮就有出頭的機會,甚至腦筋好的,膽子夠大的,都比其他世代更有成功的機會。
但是,這似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70後不但比祖父輩幸福,也比後來者幸福。千禧一代雖然物質條件更豐富,可是競爭程度也更激烈。
70後在成人時期,享受到中國廉價勞動力所帶來的價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務,卻不必面對中國以及後來的印度白領中産階級的競爭。
千禧一代競爭激烈壓力節節上升
千禧一代從小就必須在競爭激烈的教育體系裏掙紮,所以患心理疾病的比例更高,他們進入社會後更必須跟全球的人才競爭一席之地。
政策的改變,比如開放移民,更把這種激烈的競爭帶到家門口,他們不只要在職場競爭,他們的孩子也必須在學校跟這些過江龍比拼,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70後的天之驕子,一方面得力于大時代的機遇,另一方面也得力于正確的政策——注重公平性、人民的福利、基本社會服務如住房、醫療、交通、教育等等,而不是像後來的政策那樣,一切都膜拜自由市場,讓貧富差距擴大。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1970年代的風光日子很難再複制,就像日本經濟泡沫于1989年破裂後,連續30年也就是三個世代都處于失落的心理狀態中。
台灣從“錢淹腳目”淪落到一大批的年輕人要去大陸甚至新加坡當“台勞”。
香港也從全球華人的流行文化首都,變成天天上演用汽油彈攻擊警察的街頭巷戰這種無政府狀態。
希望新加坡不會遭遇這種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