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圖書館出來,想吃海南雞飯,對面的巴米士街(Purvis Street)俗稱海南二街,是海南雞飯的一級戰區,名店很多,喜園、津津,還有逸群,各有各的鐵粉。原本想去津津,但結果一轉念還是決定光顧逸群,畢竟是家老店,在疫情期間,更需要支持。
走到逸群門口,發現依舊愁門深鎖,三四個月前我曾經經過,也沒開門。老式的網狀鐵拉門,將老店重重包起來,由玻璃門看進去,店內一片黯淡,桌椅都疊了起來,似乎沒營業好一段時間了。
招牌上的逸群兩字都快剝落了,現在很少見到這種使用書法並裝裱起來的招牌,門柱上的文字寫著:咖啡洋茶、雪藏啤酒,現在看有種時髦的老氣。
我依舊記得來逸群吃飯的體驗,記得隔座總有不少三代同堂的海南家庭前來光顧。這自1940年開業的老字號,多次出現在美食家蔡瀾的文字裏,評價逸群是本地味道最傳統,尚存古味的海南雞飯店,還說:
“在新加坡其他的(海南雞飯),肚子餓時,也許還吃得下吧。”
但坦白說,我更喜歡這裏用餐的氛圍,重溫那些在本地餐廳裏已經少見的畫面。坐在收銀台的老人穿著睡衣收錢,深色的木櫃子有一種老時代的美感。
地上的碎花大理石和牆上的白色方塊瓷磚,大理石餐桌及木椅子,時間似乎沒動過它們的手腳,也沒刻意整容過。
餐廳內設有空調,空氣有點油膩,大部分的桌子都是圓形的,更適合聚餐,除了海南雞飯之外,逸群受歡迎的菜品還包括海南炸豬排等。
然而我對逸群的海南雞飯有點失望,在很多人印象裏,逸群的雞肉比較幹,但後來發現,這其實是更爲傳統的做法。
現在大部分的海南雞飯攤主,把雞煮熟後,都會過冷水(據說這是廣東人的影響),這樣雞肉就會比較鮮嫩,皮肉之間還有一層透明的膠質,上菜前還會淋上醬油。
但逸群卻堅持傳統,讓雞自然風幹,也沒有加上醬汁,味道反而沒那麽豐富,現在的年輕食客也已經吃不慣了。
逸群在海外也有名氣,不少旅行指南都會極力推薦,但真正有名的其實是麥士威小販中心裏的天天和連鎖名店文東記。如果有海外友人到訪,雖然味道甚至可能不及一些鄰裏小店,但我會帶他們去逸群,因爲這是一家一看就有很多故事的老店。
我走入對面的津津,點菜時隨便問了夥計,逸群怎麽了?夥計說,因爲老人走了,沒有接班人,店就這樣靜悄悄的結業了。
二月份就沒開了。不知真假,也無從找到人查詢。
但我真心希望這家曆史悠久的海南雞飯名店能繼續營業,這樣的老味道,消失了估計再也找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