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冠病疫情影響,真人版《花木蘭》的上映時間可謂是一波三折,接二連三的撤檔延期,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影迷對這部電影的熱情,甚至讓大家更加期待。上星期五9月4日,終于在新加坡電影院線上映。
本地英文媒體紛紛報道,從星期五至星期天,短短三天內,《花木蘭》就在新加坡的194個電影院拿下100萬1935新元的票房,是今年至今在新加坡影院上映,首個周末創下最高票房記錄的電影。
在《花木蘭》上映當天,有許多小夥伴迫不及待去觀看了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但對于此電影的評價,觀衆和專業人士的點評卻褒貶落差巨大。
先說整體評價,還是相當不錯的。
從影片的動作場景、視覺效果、演員選擇等都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屬于罕見的全班華裔演員的美國大片。當然,也有人認爲影片中爲了凸顯女權就弱化男性,並不符合女權想要表達的。
其實《花木蘭》的故事我們小時候就耳濡目染。代父從軍的背後,想表現的是一種對父母盡孝、對國家盡忠的孝悌美德,這些才是真正的Chinese倫理精神。
但是到了美國人手裏,這些似乎不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女性必須“姐姐妹妹站起來”,勇敢做自己、走自己的路,唯有擁有強大力量後,才能獲得男性的肯定。
導演妮基·卡羅受訪時說:
“她(花木蘭)卸掉盔甲、她不再僞裝成一名少年、她終于接受做回最真實的自己。在那一刻,她是最所向無敵的。”
當然,還有上映前就遭到中國網友瘋狂吐槽的妝容和福建土樓“穿越”等元素。
《花木蘭》在北美著名評分網站爛番茄的新鮮度高達78%,然而在中國豆瓣的評分卻只有4.8分,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海峽時報》在電影上映當天,以“花木蘭是一部漂亮但煩人的電影”爲標題,吐槽了電影中許多令人“不太舒服”的地方。例如:
一、電影中所有古代中國人物全都用英語對話
當然這也並非不可以,在《末代皇帝》電影中,同樣也是使用英文來講述中國的故事卻毫無違和感。
《海峽時報》指出,《花木蘭》的敗筆在于,人物的英語對話比白開水還白,而且是不道地、不屬于習慣用語的英語,反而給觀衆一種違和感和落差。
有看過古裝片的蟻粉一定很清楚,中國古人多以半文言的方式對話,言簡意赅的表達,含蓄卻層次豐富。既然要讓人物說英語,何不傳神地讓他們自然地運用流暢的英語來演繹?迪士尼的《阿拉丁》真人電影都能這麽做,爲何《花木蘭》就不行?
二、吃不透中華文化,只能堆砌東方元素
這個觀點和多數網友的觀點一致,認爲這部電影中許多地方滿足了歐美人對于東方文化的臆想和獵奇心理,但是在許多華人眼中看來,這所謂充滿濃郁東方元素的作品卻處處都是BUG。
尤其是劇中那一盞盞出現在祠堂外的紅燈籠、軍營外的雕像,以及木蘭居住的房屋及周圍的環境都不符合當時的朝代背景,讓觀衆不禁感慨這就像是一部穿越劇。
三、莫名其妙的“氣”,聽了莫名來氣
劇中多次提到“氣”。花木蘭的爸爸小時候跟她說了一句話:
“你的‘氣’很強,但‘氣’不是爲女人准備的,而是爲戰士准備的。”
電影中一直在強調“氣”,但一直到最後也並沒有給這個所謂的“氣”一個合理的定義。雖然許多華人都能大概猜到這裏的“氣”多半指的是氣功,但不免還是會聯想到《功夫熊貓》。果不其然,木蘭到後面就開始打起了太極拳。
對“氣”的解釋不夠深入也導致很多人對“氣”的概念有所混淆,甚至有人直接把“氣”歸納爲魔法(magic powers)。
這次的《花木蘭》電影與以往大家熟悉的迪士尼電影都不同。這次的真人版刪減了許多動畫片裏原有的鏡頭,也沒有了迪士尼擅長的電影配樂,讓人不免有些感慨,不唱歌的迪士尼制作好像似乎少了什麽。
好萊塢電影工業對于東方故事題材一直都存在審美與認知上的誤差及刻板印象,但《花木蘭》電影一看很明顯是爲中國觀衆拍攝的,畢竟少了中國市場,票房就會嚴重“縮水”。
這種既想取悅中國觀衆,卻又無法妥善解決文化矛盾的電影處理手法,最終會是討好還是討罵,電影在中國上映後,答案很快就會揭曉。豆瓣的評分或許已經埋下了伏筆。女主角劉亦菲去年力挺港警的態度,以及電影字幕裏暗藏的玄機,也讓這部電影在社交媒體和中國遭到杯葛。
《花木蘭》電影上映沒幾天,網上就已有高清盜版可供觀看。當許多人都在線上看過之後,還會掏錢上電影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