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推出全新的“科技准證”(Tech.Pass),吸引海外經驗豐富的科技領域創辦人、領導者與技術專才來新加坡發展,以促進新加坡科技生態系統(tech ecosystem),將我國打造成本區域的科技樞紐。
經發局將在人力部的協助下,審核“科技准證”的申請。這項計劃將于明年1月接受申請,目前限制在500張,更多詳情將擇日公布。
貿工部長陳振聲今早(12日)出席與歐洲商會(EuroCham)的閉門會談前作出上述宣布。
這項“科技准證”計劃,料將有助于新加坡在全球人才競賽中脫穎而出,成功吸引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高科技領域人才。
陳振聲說:
“我有信心‘科技准證’的推行會爲我國帶來更多科技人才,加強我們在區域內具領導性的科技樞紐位置。這也將爲我國科技人才與企業帶來更新穎的就業與合作機會。我們希望吸引業內好人才,和他們一起並肩向外,而不是與他們在對立面競爭。”
陳振聲隨後也在面簿貼文解釋,“科技准證”是強化本地科技生態系統(tech ecosystem)的重要一環。
政府在科技生態系統發展上有三大戰略:
- 持續引進高等學府的學生,並投資于持續教育與培訓課程,發展本地人才庫。在未來三年裏,高等學府將培訓約2萬名本地科技專才,持續教育與培訓課程也將能培養6250名本地人才,從事數碼營銷、軟件工程和網絡安全等工作。
- 全球創新聯盟(GIA)將與企業合作,發掘海外科技人才。
- 向世界各地的頂尖科技人才提供“科技准證”,填補本地科技人才的不足。
“科技准證”有何申請條件?
申請准證有三大條件,有意申請者不一定要受雇于任何企業,只需符合至少兩個條件,便可在本地創業或在落戶于新加坡的企業工作、進行投資、擔任董事職務,以及在高等學府擔任講師等。
三大條件如下:
- 過去一年的固定月薪至少兩萬新元;
- 曾在市值至少5億美元(約6.75億新元),或擁有至少3000萬美元(約4045萬新元)資本的科技企業擔任領導職位最短五年,以及曾主導科技産品的研發工作;
- 曾主導科技産品的研發工作至少五年,該産品的活躍用戶至少每月10萬人,或營收至少1億美元(約1.35億新元)。
申請成功的“科技准證”期限爲兩年,只能更新一次。
更新准證須符合特定條件,例如在本地落戶的兩年內,必須至少賺取24萬美元(約32萬新元)收入(相當于月薪必須達到至少1萬3500新元),或者成立的公司每年支出總額達到至少10萬美元(約13萬新元),以及公司聘請了多少本地員工。
“科技准證”計劃是政府在2019年推出Tech@SG旗下的延伸項目。兩者的差異在于,“科技准證”吸引的是個人,而Tech@SG旨在爲一些增長領域很有潛能的公司,提供所需的商業網絡和人才,以便在新加坡設立新團隊。
網民:不要讓任何‘假人才’溜進來!
盡管陳振聲不斷強調“科技准證”是爲了吸引高科技人才,讓新加坡成爲科技樞紐,並爲我國提供新穎的就業與合作機會,但民間還是發出質疑聲浪,擔心會吸引到“假人才”。
“實際上,沒有人會反對邀請‘真人才’到新加坡發展,但請小心那些‘假人才’。”
針對申請准證只須滿足三項條件的其中兩項,網民認爲這樣做可能存有漏洞。爲何不是滿足全部三項條件才能申請呢?這麽一來,很多固定月薪達不到兩萬新元的人,很可能也能申請成功,這不就無形中爲“假人才”開了一扇方便之門?
此外,“必須擔任領導職位最短五年”的概念也過于模糊,具體什麽職位才算領導?經理算嗎?不說清楚到時要如何淘汰那些不達標的申請者?
“請確保他們真的符合認證標准,並且是合格的。不要讓任何‘假人才’溜進來。”
也有網民建議,應該要求這些科技人才在新加坡設立公司時,必須找一名新加坡人與他合夥,這樣才能爲新加坡人創建真正有意義的機會。
縱然本地人不需要申請准證就能工作,但看到動辄“億億聲”的申請門檻,前官委議員鄭恩裏也意思淺淺的“酸”了一輪:
“我們需要全球科技創業人才。考慮到目前各種工作准證的標准,如曾在市值至少5億美元的科技公司工作過,多數本地人都不具備資格(紅螞蟻在此澄清一下,准證是針對外來科技人才,本地人無需申請)。本地人只能爲這些科技企業家工作。”
“小紅點”有望在2025年達220億美元産值
據谷歌、淡馬錫(Temasek)與貝恩咨詢公司(Bain & Company)周二(10日)公布的“2020年東南亞電子經濟”(e-Conomy SEA 2020)報告指出,在東南亞六大經濟體(新加坡、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中,新加坡吸引了最多大型企業前來設立總部,其中不乏科技業的頂尖公司。
在本地設立總部的科技巨擎的估值都超過10億美元(約13.5億新元),包括電子商務平台來贊達(Lazada)與蝦皮(Shopee)總公司Sea。
報告還提到,新加坡當前雖處在短期經濟低迷狀態,但本地的電子經濟(e-Conomy)仍有望在2025年達到220億美元(約297億新元)的産值。
足可預見,高科技領域未來勢必作爲新加坡經濟重要的助推器。
“科技准證”的推出,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讓“小紅點”保持優勢,鞏固本地作爲區域的科技樞紐。
經發局指出:
“這(科技准證)也將爲本地科技人才創造更多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技人才,在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團隊裏一起工作。”